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6 道试题

1 . 草屋是埃塞俄比亚传统部落特色房屋,整体采用竹子和芭蕉叶编织而成,借助高大的竹竿架起,外面再覆盖一层防雨的竹叶,建成后形如一头大象,故又称“象屋”。“象屋”必须在干燥季节建造,由于白蚁的侵蚀以及潮湿地面的腐蚀,“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读“象屋”景观图及当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建造“象屋”要避开的月份是(     
A.13B.46C.79D.1012
2.“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的原因是(     
A.生物蚕食严重B.洪水侵袭频发
C.风力侵蚀严重D.人为磨损严重
2024-01-22更新 | 44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中考地理仿真测试卷(二)

2 . 亚洲地域广阔,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下图示意亚洲东西部传统民居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A.(60°W,40°S)B.(60°E,40°N)
C.(60°E,40°S)D.(60°W,40°N)
2.关于图中民居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沙特民居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相适应B.沙特民居平顶、厚墙、小窗是因为当地寒冷潮湿
C.日本民居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相适应D.日本民居多采用较轻的木质材料是因为地震频发
2024-01-21更新 | 1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上海某中学利用暑假组织学生沿图示路线去新疆旅行,并沿途开展研学活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同学们透过车窗看到沿途天然植被景观变化顺序是(     
A.森林—荒漠—森林草原—草原B.草原—森林草原—森林—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森林—草原D.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2.到达新疆后同学们发现那里的屋顶坡度与上海不同。据图分析造成此种差异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不同B.气温不同C.民俗不同D.地形差异
2024-01-21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8 中国的地势、地形和气候(讲义)-2024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4 . 传统的聚落建筑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如东南亚的高脚屋;而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方式是主要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集体性建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东南亚高脚屋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炎热干旱B.寒冷少雨C.高温多雨D.地势高峻
2.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对土楼保护力度,你认为保护该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是(     
A.加快当地旅游业发展B.使人类璀璨文化永久留存
C.衬托现代聚落的美感D.古建筑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024-01-18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从古至今,环境始终是决定民居样式的首要因素,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图及土耳其岩石洞穴建筑和我国黄土高原窑洞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耳其岩石洞穴建筑和我国窑洞的相似点有(     
A.均为了适应当地终年寒冷的气候环境B.均就地取材,依势而建
C.都是利用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开凿的D.都为城市中的常见民居
2.与土耳其洞穴建筑相关的位置描述是(     
A.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地跨亚、非两大洲
C.北、东、西三面临海D.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2024-01-18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在我国云南傣族,人们在建房子时底层架空主要是考虑(     
A.保暖B.防雨雪C.防风沙D.通风散热及防潮
7 . 下图是吴冠中先生的绘画作品《江南民居》,形成图示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是(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024-01-17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9 . 因纽特人主要居住在北极圈附近,世代以渔猎为生,传统住所为冰屋。读因纽特人居住的冰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屋的门洞通常开得很小,其主要目的是(     
A.保暖防风B.抵御猛兽C.保护隐私D.抵挡暴雨
2.因纽特人属于(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
10 . 某旅行者在图1所示地区旅游,发现甲地分布着以泥土混合茅草盖成、圆形墙体厚达80厘米的“蜂巢屋”(图2)。当地居民说:“土塔每半年便要修补一次,不然会溶掉。” 蜂巢屋圆形墙体建成“厚达80厘米”的主要目的是(     
   
①隔热,降低夏季室内温度 ②御寒,抵御冬季严寒 ③防潮,保持夏季屋内干燥 ④加固,抵御雨水侵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