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 道试题
1 .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左图为飞檐景观,下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B.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C.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D.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2021-03-10更新 | 41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模拟试题 第六章居民与聚落

2 . 读“东南亚传统民居图”和“北非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东南亚的民居多采用竹子建造,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很大,主要是适应当地(     
A.湿热气候B.干燥气候C.寒冷气候D.干燥气候
2.北非地区气候干燥,民居墙体相对厚实,东南亚民居与北非民居风格不同,说明(     
A.民居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B.两地区居民的审美观念不同
C.两地区的风俗习惯差异D.两地区的政治制度不同
2021-02-19更新 | 55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临澧县刻木山乡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二)地理试题
3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某中学生小明在暑期开展名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图中箭头所示表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

学习主题1——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1)小明发现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特点和自然环境有关,请将甲、乙两图的特色民居与模拟旅游区域(A-F)及①②气候条件对号入座。
甲图特色民居所在模拟旅游区域_______(填A-F),气候条件_____(填①或②)
乙图特色民居所在模拟旅游区域_______(填A-F),气候条件_____(填①或②)

学习主题2——探究地理现象的原因


(2)小明发现各区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请解释原因。
A国多火山地震:_______________   
C地多斑马、长颈鹿、犀牛、河马、大象等大型食草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   
E国水旱灾害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中E国气候资料分析)
2021-02-07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满分冲刺卷(三)

4 .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乡村,这里有河流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
C.城市,这里以商业活动为主D.城市,这里的房屋数量较多
2.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B.地势崎岖C.水流湍急D.全年少雨

5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在板块的连线,正确的是(     
A.①-美洲板块B.②-印度洋板块C.③-非洲板块D.④-太平洋板块
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所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B.②-热带沙漠气候
C.③-热带草原气候D.④-热带季风气候
3.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居民黑种人为主B.②地居民多信仰佛教
C.③地传统民居多为平顶房D.④地人口稠密

6 .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分布于皖南和赣北。其造型丰富,以马头墙、青瓦白壁最有特色。马头墙由砖瓦砌成,一般建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1-2米。错落有致,多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也被称为“风火墙”或“封火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聚落景观反映的是(     
①城市聚落       ②乡村聚落
③北方地区       ④水田农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徽派建筑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是(     
A.以高原为主B.全年高温多雨
C.降水季节变化大D.河流多,结冰期长
3.马头墙不具有的功能是(     
A.祈福B.防火C.防风D.防洪
2020-08-02更新 | 34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左图为日本本州岛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为海洋,右图是日本传统民居——合掌造景观图(地面积雪厚度达2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左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正确的是(     
A.①处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B.②处可能形成河流
C.③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D.该区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2.合掌造分布的位置与造成右图景观的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A.靠甲一侧山坡——东南风B.靠甲一侧山坡——西北风
C.靠乙一侧山坡——东南风D.靠乙一侧山坡——西北风
2020-07-23更新 | 4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下图是我国两种传统民居的景观图,甲是云南地区的傣家竹楼,乙是东北林区的木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民居的共同点是(     
A.房顶倾斜,便于雨雪滑落B.木制材料,容易拆卸
C.门窗较大,利于通风散热D.底层架高,方便进出
2.甲乙民居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甲:植被茂盛B.甲:降水稀少
C.乙:全年寒冷D.乙:终年干燥
2020-06-26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甘肃省庆阳第六中学中考复习模拟检测地理试题(八)
9 . 冷巷是我国传统庭院建设的精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巷内幽深,很少受到太阳直射,如图所示。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冷巷主要分布于
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推测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通风B.防火C.遮阳D.防盗
2019-10-05更新 | 416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与其气候特征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图中序号与其住房、服饰等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居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传统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B.居住帐篷,身穿白色长袍,过着游牧生活
C.居住窑洞,以马车为交通工具
D.居住高脚屋,身穿和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