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河的概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61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在黄河逶迤而过的巴彦淖尔,6日下午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6月10日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

(1)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内蒙古位于图1中的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2)材料二中的“天上”是指_____________山脉;“奔流”到下游时,黄河流经的干湿区是_____________地区,大量泥沙在该河段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_______
(3)图中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能使“黄龙入海”现象减弱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
2024-06-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地理试题
2 .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了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新模式,谱写了我国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长江、黄河示意图和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地形区),两条大河滚滚东流,在____处产生巨大水能,为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2)与黄河相比,长江的水文特征表现在____。(请从径流量、含沙量、汛期和结冰期任选一个方面分析)
(3)根据图2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
(4)长江、黄河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目前已建成的最大水电站是____
(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长江经济带将建设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请你为生态廊道的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言之有理答对两点即可得分)
(6)黄河上游甘肃段在2022年底完成该区域湿地和森林修复面积5万公顷以上,请简述这一举措的意义____。(言之有理答对一点即可得分)
2024-06-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在2023共建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促先行协作交流活动上,长江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冬顺发出建议与号召。来自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和长江流域8个省区的机关工委代表共同签署了《长江经济带机关党建协作机制》,明确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共建协作机制,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左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右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两河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其水能资源都蕴藏在____游河段(上/中/下)。
(2)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海”是指____海。
(3)从干湿地区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____地区。
(4)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华北平原位于我国第____阶梯。
(5)请就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至少回答两点)

4 . 2023年9月18日,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利用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关于黄河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世界屋脊”B.流经我国最大的平原C.中下游分界线为河口D.注入黄海
2.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的河段主要位于(     
A.黄河中游B.干旱半干旱地区C.第三级阶梯D.高原山地气候区
3.内蒙古自治区是黄河流域用水量最大的省区,主要原因是这里(     
A.人口城市多B.工业聚集区C.植被覆盖低D.多灌溉农业
2024-06-1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河段每年的初冬和初春时节产生凌汛现象,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海陆位置D.土壤
2024-06-1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2024八年级下·吉林·专题练习
6 . 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强调要加强黄河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源头治理化活水】

(1)黄河发源于____高原,该地区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____,生态环境脆弱。

材料一:上游湿地是黄河水源主要补给地,增加黄河水源补给能力,成为黄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键。

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若尔盖湿地在上世纪70年代遭到破坏、草原退化。近年来,当地牧民用沙柳围成小格,布满坡地(如图2)。

(2)结合材料一,谈一谈这样做的作用是____

【绿色发展焕新颜】

材料二:下表为我国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对比表,图3为黄河含沙量比较图,图4为黄土高原治理措施示意图。

河流名称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0.16350.540.25

(3)从表中看,黄河突出的水文特征是____,读图3,该水文特征表现最突出的河段是____,原因是____
(4)经过多年努力,当地采取了如图4的一系列措施,如甲:____、乙:植树种草、丙:打坝淤地等措施。读图3可知,黄河含沙量产生的变化是____
2024-06-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冲刺抢分】2024中考地理临考压轴押题卷03(吉林专用)

7 . 20231228日上午,京雄高速北京段五环至六环段贯通。至此,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全线正式实现通车运营。从北京西南五环至雄安新区只需1小时通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地理事物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山脉是太行山B.河流①②都存在凌汛现象
C.图中A省简称晋D.济南是山东省的省级行政中心
2.京雄高速开通可以(     
A.促进北京与雄安的人员交流B.促进北京重工业发展
C.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拥堵问题D.分散北京政治中心职能
2024-06-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教育集团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8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多年来,黄河流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源头活水,成就大河奔流】

材料一:图1示意玛曲县的牧场和固沙的草方格,图2黄河流域水系。

材料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甘肃省玛曲县,曾经草原沙化、湖泊湿地水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现在的玛曲县草原、沼泽广布,有“黄河蓄水池”之称,以不足黄河5%的流域面积,贡献了20%的水资源量。

(1)青海省____地区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黄河正是以这里为起点,万涓成水。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玛曲县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至少两条)

【中游治沙,实现沙退水清】

材料三:陕西榆林由“沙漠之城”转变为“绿色之城”,成为首个沙区森林城市。图3是陕西榆林地区气候资料图,图4陕西榆林地区2010年、2021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3)据图2、图3、图4,分析榆林地区生态治理后,黄河榆林段水文特征的变化。

【大河之洲;描绘生态画卷】

材料四:2021年山东省在黄河口创建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通过水库“调水调沙”进行生态补水,关停油井,腾出空间,黄河三角洲变为生物天堂。在此繁殖、越冬或迁徙的鸟类,从187种增加到386600多万只;碱蓬、芦苇等植物迅速生长;沿海滩涂文蛤、梭子蟹等水产丰富,渔民们收入可观。

(4)据材料四,分析山东省在黄河口建设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补充完善以下框图内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024-06-15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地理试题A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9 .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是李白描写黄河的诗句。下图示意黄河流域、各河段年平均含沙量和年平均径流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诗中描写的黄河特征是(     
A.流向、流量B.流程、含沙量C.流向、流程D.流速、结冰期
2.黄河支流主要分布在(     
A.上、下游河段B.上、中游河段C.中、下游河段D.河源、入海口段
3.下列水文监测站中,年平均输沙量(年平均输沙量=年平均含沙量×年平均径流量)最大的是(     
A.兰州B.河口镇C.桃花峪D.利津
2024-06-15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多校中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为更好地治理黄河,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国家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农业节水等降损措施,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读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     
A.发源于巴颜喀拉山B.中游和下游分界点是河口
C.最后注入黄海D.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2.黄河各河段需要治理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①源头——洪涝灾害B.②上游——“地上河”
C.③中游——水土流失D.④下游——土地荒漠化
3.经过多年的治理,黄河下游河床总体下降了3.1米左右。黄河河床下降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①洪涝灾害减轻②含沙量下降③耕地面积减少④黄河水质提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6-14更新 | 9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儋州市生地第四次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