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河的概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61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 . 202341日,《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它是继《长江保护法》后我国的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是世界上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之一,其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古人形容:“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读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宁,天下平”。下列有利于“黄河宁”的做法是(     
①加大上游植被恢复工作②加强中游水土保持工作
③加强沿线水资源调配④下游修建梯田,保持水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黄河下游河段流域面积狭小的主要原因是(     
A.冬春季节常发生凌汛现象B.降水少,流量小
C.气温高,蒸发旺盛D.地上河,几乎无支流
2024-06-13更新 | 5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开封地上河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此景观位于黄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上游
2.这个河段沉积的大量泥沙主要来源于(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2024-06-1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西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3 .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下图为“黄河水系图和黄河干流不同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干流上含沙量变化最大的河段是(     
A.兰州——青铜峡B.青铜峡——河口C.河口——陕县D.陕县——利津
2.黄河干流青铜峡到河口的水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B.河水下渗C.蒸发增大D.引黄灌溉
3.为防治黄河源头水量减少,应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黄河上游涵养水源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科学治理已退化草原B.扩张河道,增水减沙,保持水流畅通
C.架桥修路,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D.扩大上游牧区面积,增加牧民的收入
2024-06-13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从源头治沙是减少黄河含沙量的根本。延安市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如今该市把综合治理小流域摆在首位,突出淤地坝整治工程措施,截至目前全市淤地坝拦截泥沙约10亿吨,使入黄泥沙量降幅达88%。图1为黄河干流泥沙变化示意图,图2为延安某地治理措施示意和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河段划分来看,延安地处黄河的(     
A.河口三角洲地区B.上游河段流经地区C.中游河段流经地区D.下游河段流经地区
2.导致延安市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坡地多平地少B.耕作历史悠久C.红土易溶于水D.春季降水集中
3.延安市努力建设淤地坝的目的主要是(     
A.使当地地形更加和缓B.降低黄土的疏松程度C.减少延河挟带的泥沙量D.提升全市的植被覆盖率
5 . 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又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开创了流域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新模式,谱写了我国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长江、黄河示意图和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_________(地形区),两条大河滚滚东流,在_________处产生巨大水能,为清洁能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2)与长江相比,黄河的水文特征表现在_______。(请从径流量、含沙量、汛期和结冰期中任选2个方面分析。)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后,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_________
(4)为落实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以下各省区做法正确的是(     
①青海省加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 ②宁夏回族自治区调整农业结构,改进灌溉技术
③陕西省增加耕地面积,扩大畜养规模 ④山东省加固沿河大堤,加强湿地保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根据图乙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
(6)“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长江经济带将建设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请你为生态廊道的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2024八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6 .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外流河:注入太平洋的河流——长江、黄河、黑龙江、海河淮河、珠江、澜沧江等;
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自北向南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长江和黄河
概况长江黄河
发源地________
注入海洋________
上中下游分界湖北的宜昌;江西的湖口内蒙古的河口;河南郑州的桃花峪
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
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湘江、汉江(最大支流)陕西的渭河和山西的汾河
水文特征________
开发利用________
主要问题________
2024-06-1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部分【考前预测篇3】13大高频考点押题预测2024年中考地理考前最后一课
7 . 【项目化学习】

项目主题我们山西好风光

项目背景山西阳泉某中学在暑假期间,开展了走山西,感受家乡好风光的主题研学活动。下面是他们的研学过程。

任务一资料搜集

   

(1)据图写出山西省的地理位置特征。
(2)甲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写出该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

任务二分析探究

(3)同学们搜集的图2是山西省年等温线分布图,发现丙处等温线呈向低纬度凸出的特点,结合图1分析原因。
(4)据图分析山西省发展重工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任务三成果展示

(5)同学们通过研学得知,乙河曾经含沙量很大,现在已经明显减轻。试推测该河含沙量减轻的人为原因。
2024-06-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多校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四)

8 . 山西省和陕西省是千百年来相互依偎,不离不弃的兄弟,在很多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不少的差异。结合山西省、陕西省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和陕西省隔黄河相望,该段黄河(     
A.夏季含沙量很大B.形成“地上悬河”景观
C.秋冬凌汛灾害严重D.地处阶梯交界处,水电站密集
2.“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的说法,说明山西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位于山西省的是(     
A.黄帝陵B.云冈石窟C.大雁塔D.华山
3.山西省和陕西省(     
A.所在地形区地形坦荡辽阔B.都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多属于湿润地区,水田广布D.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2024-06-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多校中考模拟地理试题(四)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黄河的生态保护,多次谆谆告诫:“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长江、黄河流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读图,回答问题。

[河流概况]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指黄河的发源地A____山脉,它的流向反映出我国地势具有____的特征。
(2)长江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横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依次经过的地形区有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切穿了____(山脉),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最后进入了长江中下游平原。

[河流问题及治理]

(3)“九曲黄河万里沙”反映了黄河流域____(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河底日隆堤日高,黄河竟是天上涛”,该现象最可能出现在甲乙丙丁中的____河段。
(4)“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我国对中游荆江的综合治理效果显著,下列对荆江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①修荆江蓄洪区②在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③裁弯取直工程
④疏浚河道清除淤积泥沙⑤加高加固堤防⑥初冬和初春时破冰排凌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

[河流开发利用]

(5)黄河上游出青铜峡后进入有“塞外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和____,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引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
(6)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原因____(任答一点)。
(7)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既保障了沿江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还通过____工程惠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
2024-06-1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中考模拟(期中)地理试题
10 .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在三江源奔涌,经九曲处激荡,于入海口高歌。一条母亲河,滋润沿岸土地、养育华夏儿女、浇灌黄河文化。

材料二黄河壶口位于黄河中游峡谷段,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20244月,多位网友拍到了壶口瀑布“清流飞瀑”的景观,令不少网友感叹“黄河水不再黄了”。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受我国地势____特点的影响,黄河曲折东流注入____海。
(2)黄河在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差别很大,图中①②③④四段中,易发生凌汛的有____两段。黄河中游流经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形区是____,本区受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
(3)在探究自然因素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时,同学们在课堂中分组做了如下四个实验。四个实验示意某自然要素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请选择其中一个实验并结合本区的实际自然条件说明水土流失的原因。如:我选择的是____实验,由于____,所以水土流失严重。图18图19
甲实验乙实验

在相同条件下,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土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丙实验丁实验

在相同条件下,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4)黄河自古多忧患,下游河段形成了“地上河”,严重威胁着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地上河”的成因结构图中,A、B、C三处应填入的数字序号依次为____。
①河床抬高②进入华北平原③流速减慢

(5)据统计,近20年来,黄河中游平均每年拦减入黄泥沙超过4亿吨。黄河中游多处出现“一河清水向东流”的景象。下列有利于“清流飞瀑”与“一河清水向东流”等景象形成的措施有____。(此题为不定项选择题,请把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数字序号写在横线上,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①陡坡地修建梯田②过垦过牧③建设护坡林草带④打坝淤地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