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河的贡献——塑造平原、灌溉、水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7 道试题

1 . 万家寨引黄工程2023年累计向永定河调引黄河水约2.17亿立方米,生态补水大大缓解了晋、冀、京、津四省市的生态环境压力。下图示意万家寨引黄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万家寨引黄工程起点所处的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2.为保障晋、冀、京、津四省市年用水安全,万家寨引黄工程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万家寨引黄工程对上述四省市的显著意义是(     
A.解决水源短缺B.改善生态环境C.促进经济发展D.防止水土流失
2024-05-17更新 | 4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多校中考二模地理试卷

2 . 兰州黄河大水车历史悠久,外形奇特,起源于明朝,是兰州市古代黄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黄河大水车构思精妙结构复杂,不仅解决了当地选难以提灌的困难,使沿河农业大受其益,同时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大水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中国农业文明和水利史研究提供了见证。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水车历史悠久,在以前黄河水车的主要作用是(     
A.水上航运B.防洪排沙C.灌溉农田D.防止凌汛
2.下列诗句与河流特征对应不正确的是(     
A.“百川东到海”指我国河流均向东流B.“千里江陵一日还”指河流的流速快
C.“九曲黄河万里沙”指黄河含沙量大D.“塔河断水显凄凉”指河流出现断流
3.图中黄河干流沿岸的省会城市有(     
A.兰州、西安B.太原、济南
C.西安、济南D.兰州、济南
2024-05-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陕西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3 . 枣庄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以“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协助其完成该学习过程。

【探究一:河流与聚落】
(1)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这样分布的有利条件是____(一点即可)
【探究二:河流与农业】
(2)黄河流域沐浴了最早的农耕文明,被称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分析黄河流域沐浴最早农耕文明的原因____。(一点即可)
【探究三:河流与航运】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北麓,中下游主要流经平原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水流平缓,年径流量稳定,流经欧洲六个发达国家,流域范围内人口约5400万。

(3)结合材料分析莱茵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________。(各答一点)
【探究四:河流与水能】

(4)图示“三江并流区”位于我国西南____山脉地区,该区域有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景观,并且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2024-05-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地理(辽宁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4 .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她的功造福了子孙后代,她的过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塑造的甲地是(     
A.宁夏平原B.黄土高原C.河套平原D.华北平原
2.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河段是(     
A.①B.②C.③D.④
3.黄河的大量泥沙主要来自(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
2024-05-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六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1)银川平原位于____(省级行政区)。年降水量仅200毫米,但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主要得益于____(河流)流经,提供灌溉水源且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了肥沃的土壤。
(2)贺兰山大致呈____走向,贺兰山作为我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选字母)
A.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为陕(秦)、宁两省区的分界线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林带的分界线D.是长江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3)银川平原有“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称号,从地理角度说明贺兰山对银川平原“护”的具体表现____。(答出一点)
(4)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宁夏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甚至决堤泛滥。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
(5)与其他大江大河相比,黄河的通航条件有其特殊的困难和局限。分析黄河下游航运能力较差的原因____。(答出两点)
6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据《瞭望》杂志报道: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才呈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

(1)长江发源于____,最终从上海市注入____海。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从上、中、下游来看,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
(2)黄河流域是我国的能源基地,上游突出的能源是____,中游突出的能源是____(矿产),下游突出的是石油,黄河在桃花峪以下无支流注入,其原因是____。在黄河上游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与②____平原,这里由于引黄灌溉便利,所以农业较发达。
(3)根据材料一,从地理角度分析建设长江经济带应注意的问题____
(4)据材料二,说出黄河变清的主要人为原因____。(两条)
2024-04-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7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多年来,黄河流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甲地修建了太阳能光伏电站,请从气候角度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黄河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山东省入海,形成了黄河三角洲。据调查,黄河三角洲每年以3km的速度向渤海湾推进。但近年来,这片土地面积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2)请分析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

在黄河的滋润下,黄河三角洲成为黄河流域的人口密集区、重要农业区,并拥有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完善、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3)举例说明黄河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4)请分析人们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力发展农业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8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下图为“黄河流域略图”。有关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段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①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②流经青藏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C.③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③流经黄土高原地区后,携带大量泥沙
2024-04-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秘黄河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收集资料,探究黄河生态环境问题及开发利用情况。如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奔涌的绿能】

万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着绿色能源的力量。

(1)同学们发现黄河上游沿途均有很多水电站,原因是上游河段____,水能资源丰富。
【脆弱的生态】

2024114日,央视《新闻联播》以书写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新篇章为题,报道沿黄9省区落实总书记要求,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2)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____,河流含沙量大。
(3)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防洪、防凌、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请再补充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发挥的其他效益。
【年轻的土地】

河南郑州桃花峪以下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下游,河长786千米,流域面积仅2.3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3%。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4)同学们发现,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主要原因是下游地势平坦,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
(5)简要分析黄河三角洲“年轻”的原因。
2024-04-26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荆州市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之河。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甲地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黄河注入海域乙是____
(2)图中黄河流经有“塞上江南”之称的①____和②____平原;其发展的种植业类型为____(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3)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形区是____;经长期破坏,地面失去植被保护,该地区发生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请举一例解决该生态问题的生物措施____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借助____运河调水,其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
2024-04-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