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65 道试题

1 . 区域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线路是(     
A.东线和中线B.西线C.中线D.东线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优化了哪个工业基地的能源消费结构(     
A.辽中南工业基地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C.京津唐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①缓解了能源紧张的局面②改善了大气质量状况
③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测试(二)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我国提出以文化为引领,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材料二京杭运河江苏段积淀着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包括楚汉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和吴文化等。下图为“京运河江苏段示意图”。

(1)京杭运河徐州段积淀的地城文化名称是____文化,京杭运河在古代的主要地理意义有________
(2)高邮湖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太湖周边的耕地以____为主。新时期,在____工程中,京杭运河是重要的输水通道。
(3)图中表示镇江的字母是____,在大运河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中,镇江人可以开展的工作有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地理真题
3 . “水是生命之源”,图1是我国水资源分布示意图,图2是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利用_______运河向北输水,中线工程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取水,经过河南、______(省)到达北京、天津。
(3)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都到达______平原,试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该区降水量约为400-800mm,为______(填干湿区),降水集中在______季,春季气温回升快,农业需水量大,但雨季还未开始,故而________(灾害)严重。
社会经济原因:该区人口______、耕地______,工农业发达,人们生产与生活需水量大,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现象也较为严重等。
(4)生活中我们应当怎样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至少列举两条)_______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历经十余年建设,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溶渭工程于2023年7月16日成功实现先期通水,正式向西安通水。“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以及西安、汉中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引汉济渭”引水工程的实施,缓解区域水资源______(填“时间”或“空间”)分布不均。说明与汉江流域相比,渭河流量较小的原因______
(2)指出引汉济渭工程采用秦岭隧道输水方式的好处。

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98.3公里,综合施工难度举世罕见,“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使万~500万亩耕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

(3)请归纳“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对渭河流域的有利影响。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郓城县黄泥冈镇中学等校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小麦等农作物产量居全国前列。习总书记强调,河南要扛稳粮食生产安全这个重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材料二:【冬小麦生长条件】

温度:日均温10℃以上生长活跃,0℃时停止生长

水分:每生产1千克小麦约需1000~1200千克水

土地:平整、肥力好

(1)读图可知,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河南省大部分属于______地区。
(2)从海陆位置看,河南省地处________(填“沿海”或“内陆”)地区,古城“中原”,大部分地形以________为主,地势特征为______
(3)郑州市的气候特征为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______水库取水,自流北上。
(5)据材料分析,河南省小麦产量居全国前列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
①气候:_______
②地形:_______
③水源:_______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招模拟地理试卷

6 . 浩吉铁路是我国北煤南运最长的煤炭运输大通道,列车南下时满载,北上时则空置。2023125日,20082次列车在空返途中,将丹江口水库中的2150吨饮用水灌满再继续北上,前往陕西、山西、内蒙古等沿线缺水城市,正式开启了丹水北运,开辟了南水北调新途径。结合下图,浩吉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浩吉铁路运输的煤炭主要来自(     
A.晋、陕、赣B.豫、湘、赣
C.豫、鄂、湘D.晋、陕、内蒙古
2.“丹水北运”的水资源主要用于(     
A.农业生产B.生活用水C.回补地下水D.工业生产
3.与开渠引水相比,“丹水北运”项目选择浩吉铁路运输的好处是(     
①运输过程更便捷②工程量较小
③利用浩吉铁路返空运力④运价较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7 . 2023年11月15日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自古以来,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结合下图,完成问题。

向河北、天津应急调水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缓解华北地区地下水的超采状况
②缓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局面
③彻底解决河北、天津用水紧张状况
④向河北、天津河湖湿地补水,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茂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模拟)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为840平方千米,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材料二:2023125日,“丹水北运”项目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首次将淅川县2150吨优质丹江水通过浩吉铁路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为南水北调开辟出新途径。

材料三:图1为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域示意图,图2为浩吉铁路示意图。

(1)“丹水北运”项目,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区简称是鄂、____________、内蒙古。
(2)丹江口水库70%的水源来自长江最大的支流——____,丹江口水库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原因是____(任答一点)。
(3)简要说明“丹水北运”项目通过浩吉铁路运输水的原因。(任答一点)
(4)简述“丹水北运”项目的实施对水源输出地的有利影响。(任答一点)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图为京杭运河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贝贝据图分析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A.以季风气候为主B.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C.河流都有结冰期D.多丘陵,中部略低
2.有利于保护好、利用好大运河的措施是(     
①利用运河水灌溉沿线农田②利用文化古迹发展房地产
③利用运河进行“南水北调”④利用运河河道进行城市排污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10 . 读中国分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1)将下列地理景观对应的区域代号(字母a 、b 、c 、d)填在相应横线上:
①河运发达、鱼米之乡:____
②“黑土地、黄土地”: ____
③长江、黄河的发源地区:____
④“风吹草低见牛羊”: ____
(2)为了解决a地区和b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实施了____工程。
(3)为了解决b地区和c地区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正在实施____工程。
(4)下列农作物不是主要产自b地区的是(     
A.B.
C.D.

(5)请写出图中相应的地理区域名称 a:____;b:____; c ____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大堡镇初级中学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