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9 道试题

1 . 202331日《北京市节水条例》开始施行。北京市某校学生会组织学生开展了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活动。下图为该校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学校中(     
A.操场在校门西北方向B.开心农场光照条件差
C.体育庭院受冬季风影响较小D.世界拼图距读书角约1千米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学校绿化带栽植热带树种B.秋季树叶变黄是因为叶绿素变为了叶黄素。
C.海陆位置导致气温低是树叶变黄的原因D.生态停车场改用透水砖,利于雨水的下渗,补充地下水
2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70年来,滇中地区有30多年发生严重干旱。旱灾严重制约着滇中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2018年实施了“滇中引水”工程,该工程起点位于丽江市石鼓镇上游,终点为红河州个旧市新城背。该工程全程600余公里,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也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

(1)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该地区的最大城市是____
(2)滇中地区多发旱灾的主要原因是:①属____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②以____地貌为主,地表水极易下渗形成地下河与溶洞;③该地区工、农业及城市需水量大。
(3)据图可知,云南省的地势特征为____
(4)滇中引水工程输水线路隧洞比例高,主要是____。(任答一点)
(5)请分享一个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小妙招:____。(任答一点)
2024-06-13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丹水北运”,北方不渴

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为840平方千米,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重要的湿地保护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2023125日,“丹水北运”项目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首次将淅川县2150吨优质丹江水通过浩吉铁路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为南水北调开辟出新途径。

左图为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域示意图,右图为浩吉铁路示意图。

【识分布,知走向】

(1)“丹水北运”项目,从武铁平顶山东站始发开往内蒙古鄂尔多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区简称是豫、____、陕、内蒙古。

【析环境,悟成因】

(2)丹江口水库70%的水源来自长江最大的支流——____,丹江口水库成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原因是____

【谋发展,明措施】

(3)说出“丹水北运”项目的实施对水源输出地或输入地的有利影响。____。(任选一个方面作答)
(4)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谈谈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节水?____
2024-06-13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中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24年1至3月,云南全省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气象干旱发展较快。昆明市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结合“云南省2024年3月气象干旱综合检测图”对我省气象干旱概况进行探究,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请你帮他们完成报告内容。

【探究一:分布】
(1)据图可知,昆明市的气象干旱等级为____,等级为无旱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填地形区)。
【探究二:自然原因】
(2)云南省以____气候为主,主要受____(风向)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
【探究三:影响及应对措施】
(3)对生产生活的影响:____(任答一点);应对措施:____(任答一点)
2024-06-13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考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2023年以来,云南遭遇了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全省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近两成。

材料二:滇中及滇东地区是传统的多干旱缺水地区。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通过从德泽水库引水进入盘龙江,最后进入滇池。该输水线路长约115.34km,其中利用隧洞(地下管道)进行水资源输送的长度约104.52km

材料三:“云南省干旱灾害分布和滇中引水示意图”、“滇池水系及牛栏江调水工程示意图”。

(1)云南省多干旱区所处地形区为____,主要流经少干旱区的河流是____
(2)云南省易发生旱灾的季节是____;结合图文材料,分析该区域于旱缺水的原因____。(答两点即可)
(3)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主要采用隧洞输水的优点。(答一点即可)
(4)云南省为有效缓解旱灾,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答一点即可)
2024-06-13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地理试题

6 .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将于2026年建成通水,工程年调水15亿立方米,供水覆盖人口超过1400万人,极大解决陕西水资源南多北少、水资源不均衡的矛盾,该工程从汉江引水至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为保护A山脉的生态环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的方式避开生态敏感区。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山脉是(     
A.太行山脉B.秦岭C.阴山山脉D.大兴安岭
2.引汉济渭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A.空间分布不均B.时间分布不均C.北方多于南方D.夏秋多于冬春
3.为缓解西安水资源短缺现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大力开采地下水B.树立节水意识C.工业废水浇灌农田D.实施海水淡化
2024-06-13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地理(山西省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7 . 20141227日至今,“南水”进京已近十年。北京推出阶梯水价,即居民用水价格=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按年度用水量计算,划分为三档,水价分档递增。图为南水北调部分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A.东多西少B.季节变化大C.南丰北缺D.年际变化大
2.南水北调工程(     
A.中线途经半干旱地区B.东线由丹江口水库引水
C.缓解东北地区的春旱D.东线利用京杭运河调水
3.北京市实施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家庭用水成本B.减少水污染
C.减少水资源的浪费D.增加水资源
2024-06-1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地理试题
8 . 中国的自然资源
①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水资源:____,包括江河、淡水湖泊水、地下水、冰川积雪等。
水能资源:以位能、压能和动能等形式存在于水体中的能量资源。如____
②我国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方法是____;解决水资源利用不当问题的方法是____
2024-06-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部分【考前技能篇1+2】2024年中考地理考前最后一课
9 . 北京境内有多条河流,但北京仍然水资源非常紧张,这是为什么?
2024-06-1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10 . 【穿山通远水,泽国展新颜】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结合图文材料,完成题目要求。

材料一   2024318日,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其中中线调水625.93亿立方米,东线北延工程调水6.3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7省市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超1.76亿。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东线路示意图,南北方耕地与水资源分布情况图。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
(2)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从汉江附近的____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到达北京。东线工程主要依托____运河将长江下游的水调至华北地区。
(3)列举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浩吉铁路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一条大通道,煤炭运达后,火车空车返回。丹水北运项目是利用浩吉铁路返回时空车的运输能力,把丹江口水库优质水装入可重复利用的尼龙材质液袋,采用铁路集装箱运输的方式,将优质水资源运往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

材料三   浩吉铁路分布图。

(4)说明“丹水北运”用浩吉铁路运输的优点。
(5)除了南水北调工程之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试举例说明。
2024-06-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