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然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0 道试题

1 . 我国是个自然条件十分复杂的国度,这种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也必然影响到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影响可以称之为“自然的烙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图中的①图主要分布在我国(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江南水乡D.云贵高原
2.蒙古包由竹木制成的骨架和布料、皮革搭建而成,可随时拆卸转移和重新搭建,它是蒙古族传统的民居方式。选择这种居住方式是因为(     
A.内蒙古高原上缺少其他类型的建筑材料B.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需要逐水草而居
C.为了抵御冬季的严寒D.为了便于在外敌入侵时迅速转移
3.导致①、②两图中传统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河流C.气候D.风俗习惯
2024-04-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官园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2 . 西关,是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一百多年前,荔湾已经是广州商贸、文化的繁荣中心,在历史发展中,这里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西关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选项属于西关地区特色文化的是(     
A.越剧B.粤剧C.闽南语D.客家话
2.下图所示建筑是西关大屋,它是西关文化的代表建筑,俗称岭南古老大屋,是广州荔湾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西关大屋外观最有特色的是三重门,分别是“脚门”“趟栊门”“大门”,其中“趟栊门”是由13根或15根木杠组成的栅栏式拉门,横向开合,开即“趟”,合为“栊”,它的主要作用是(     

A.美观B.防洪C.防火D.通风
2024-04-2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湖景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秦岭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既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断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秦岭南麓下的汉中盆地,盛产水稻、柑橘等农作物,而北麓则主产小麦、苹果、梨等作物。古人曾赞秦岭: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一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区别,表现为(     
A.北侧地域的传统民居多以竹木为原料,通风性好
B.南侧一些地区传统民居墙壁厚实,防寒保暖
C.北侧地域的人们传统出行以水路为主
D.南侧地域的人们喜食米饭
2.“唯此有马头观桃花,马尾扫风雪之景致”中,“马尾”指的是秦岭(     
A.北侧B.南侧C.东段D.西段
4 . 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传统服饰为白色长袍B.俄罗斯有“风车之国”美誉
C.定西比海南房屋的屋顶坡度更大D.西亚地区民居为吊脚楼
2024-04-2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西县镇南九年制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学情监测(二)地理试卷
5 . 中国东部三大经济圈,是指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三大经济圈各有规模,定位也各不相同。这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担负着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任。读中国东部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合院和胡同位于三大经济圈中的____
(2)环渤海经济圈范围涉及京津唐工业基地和____工业基地,制约该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该经济圈可通过____(铁路干线)联系“长三角”经济圈。
(3)目前,“长三角”经济圈综合实力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其核心城市是____。试分析该经济圈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____
(4)读图可知,与环渤海经济圈相比,“珠三角”经济圈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是____;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珠三角”经济圈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是____

6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甲区域和乙区域分界线的山脉是(     
A.太行山B.秦岭C.昆仑山D.南岭
2.下列传统民居位于丙区域的是(     
A.吊脚楼B.四合院C.蒙古包D.土楼
3.下列古诗所反映的景观,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A.甲——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B.乙——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C.丙——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 .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理区域间差异显著。左图为我国的特色民居“一颗印”。右图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右图中代表秦岭的是____山脉(填序号),请分析秦岭的生态环保作用____
(2)“一颗印”式民居屋檐交错相连,便于人们雨天穿行;天井小,房檐深挑,便于遮挡太阳大高度角的强光照射。由此推断“一颗印”式民居最可能位于右图中的____地区(填字母)。
(3)图中甲地形区为____,是我国主要的____(春/冬)小麦集中产区,也是我国“北粮南运”战略的重要部署地。请分析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甲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____
2024-04-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传统民居有着深刻的环境烙印,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下面是我国部分地区传统民居图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对图片中各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板房多见于大平原B.雕房所在地区气候炎热
C.吊脚楼多依山靠水而建D.窑洞适应游牧生活
2.根据你对中国自然环境的了解,以下对图片中传统民居与主要分布区搭配正确的是(     
A.石板房—华北平原B.雕房—黄土高原
C.吊脚楼—南方低山丘陵D.窑洞—内蒙古高原
3.以下对图片中各传统民居所在地民风民俗推测正确的是(     
A.石板房所在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B.雕房所在地区人们一年四季穿单衣
C.吊脚楼所在地区人们喜欢吃辣除湿D.窑洞所在地区人们喜欢划船
2024-04-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山东省烟台市(五四学制)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
9 . 【深度思辨学以致用】红色旅游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某中学计划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红色研学活动,选取了甲、乙、丙三个区域供大家选择。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思辨一:甲——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1)井冈山地处湘、赣、粤交界处,当时敌人统治比较薄弱;该地属于____气候,物产富饶,满足了开展革命的物质需求。
(2)试从地形方面分析“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原因:____

思辨二:乙——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诗句反映了金沙江、大渡河地处第____级阶梯交界处,具有____的水文特征,渡河难度很大。

思辨三: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诗词描写了陕北地区____高原的雪后壮美景观;当地的传统民居是____;在“小米加步枪”的不利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战胜了敌人,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的感悟

(5)通过参与红色研学活动,我的收获、感悟有____
2024-04-18更新 | 9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中考一模地理试题

10 . 2020年暑假,某“驴友”团要进行一次难忘的骑自行车旅行,旅行线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传统民居是(     
A.四合院B.蒙古包C.吊脚楼D.碉楼
2.关于旅行需要携带的物品,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光照强烈,需要太阳帽遮阳
B.夏季炎热,不用带长衣和长裤
C.夏季常下雨,需要带上雨具
D.空气稀薄,带上氧气瓶以备用
2024-04-1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三)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