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的资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1 . 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近年来国家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西藏自治区拉萨某县建设了我国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将光伏发电与现代化科技农业有机融合,增加农业光照率,提高农作物产量。

材料二:青藏地区示意图(下图)



(1)该地区的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2)青藏地区的的草地是具有耐寒特点的高原草甸,代表性的牲畜是________
(3)青藏地区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政府在西藏拉萨建设“光伏农场”的优势条件。
2023-04-03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第四届“阳光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上海、西藏太阳能学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50多位专家学者就沪藏两地能源合作建言献策。下图为西藏那曲高原一储能示范项目微电网系统局部图,“微电网系统”不但能满足当地村民的生活、供热、抽水系统等用电,每天还能存储电力几十度。



(1)图中所示,那曲微电网系统发电的主要能源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
(2)远距离线路输电到那曲高原地区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有________
(3)上海能帮助西藏建设微电网发电系统的主要优势有________
(4)青藏高原的微电网系统的建设者需要克服哪些恶劣的自然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案例分析】

主题:湿地的环境与保护

资料一: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湿地一般分布在湿润,降水较为丰沛,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有多条径流汇集;地下有隔水层或冻土,不利于地表水下渗等地区。

资料二:青藏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分布图。


思考:


(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请列举湿地的生态价值。
(2)青藏地区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重点修复和保护的自然湿地保护区。请列举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至少2点)
(3)请你为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献计献策。(至少2条)
(4)说明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的原因。
2023-03-22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某区域中冰川分布图(左图)和区域青稞分布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该区域包含的两个主要省级行政区分别是____省和____自治区。
(2)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古冰川较现代冰川分布范围____,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两个省级行政区中的____
(3)该地区冰川广布的主要原因是____
(4)从右图中可以看出,青稞主要分布在____,主要原因是____
(5)右图图例中,显示了该区域的三种能源,请你列出来____________
2023-03-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5 .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临沂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完成相关要求。

(1)出发前,考虑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请写出一种你认为需要携带的物品并说明理由。
(2)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______
(3)在对河流的研学中,同学们观察到三江源地区降水并不丰富,但是成为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4)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如图),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至少两点)

(5)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青稞和小麦,请分析这里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6)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______的特点。
(7)在当地特色民居—平顶雕房住宿时,发现其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试分析该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主题四 保护生态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加上矿产盗采、过度放牧、虫草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地覆盖率下降15%~25%,其涵养水源的能力急剧下降,“中华水塔”水源“告急”。


(8)请你为“三江源”地区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6 . 读我国青藏地区和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A____山脉,B____平原。
(2)限制两大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相同的是____,其成因是东北地区____
(3)西藏自治区已形成以水电为主,____等新能源(写出其中一种)互补的能源体系。藏袍反映青藏高原上的气温日变化____。(大、小)
(4)图中青藏地区中连接西宁和拉萨的铁路是____线,图中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
(5)读右图,分析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至少2点)

7 . 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最终的方法就是从能源结构进行转型,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D地区风电开发力度小是因为(     
A.火电丰富B.核电丰富C.地热丰富D.人口稀少
2.我国沿海地区风能开发较好根本原因是(     
A.临近市场B.技术先进C.交通便利D.劳动力丰富
3.A地区风能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A.地势开阔B.降水丰富C.气温年较差大D.土壤肥沃
4.下列利于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措施是(     
A.植树种草,保护森林B.保护耕地,科技兴农
C.划区轮牧,扩大牧场D.兴建水库,调节气温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川藏铁路工程跨越多座高山峡谷,多条大江大河、翻越高原雪山等多种极端地理环境和气候区,被称为“最难建的铁路”。预计2025年建成通车,全线运营长度1838公里,桥隧总长1413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到拉萨坐火车仅需13个小时左右。


   
(1)川藏铁路途经气候区有____、高山高原气候。
(2)川藏铁路通车后,从青藏地区输出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青稞酒B.稻谷C.蔗糖D.荔枝
(3)修建川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有哪些?
(4)川藏铁路通车后,坐在运行中的川藏火车上,窗外的风景瑰丽多姿,请你描述火车沿途的一个场景或者画面。
(5)川藏铁路通车后,有人建议大力发展西藏地区的旅游业。你是否赞成这一建议,试简要说明理由。
9 . 研学青藏。某研学社团准备明年暑假期间组织太原市学生去青藏研学14天。为能更好研学青藏,请你与他们一起设计研学攻略。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太原市与拉萨比较表

地点纬度平均
海拔
一月
均温
7月
均温
日照
时数
含氧量(海拔0米为100%)
拉萨30°N3658米–2.3℃14.9℃3008小时65%
太原市37.5°N800米–4℃24.9℃2675小时98.4%

三种不同交通运输工具比较表

交通运输工具起止点(含中转)时长费用/元
火车太原—拉萨40小时720
飞机太原—拉萨4小时3000
汽车太原—拉萨≥10天5000
(1)根据材料信息,推断去青藏地区,准备带的生活必需品有____________等。
(2)拉萨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属于____(填“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除太阳能资源外还有哪些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____(任意写出两种)。
(3)请你为研学社团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并说明理由。(开放性试题)
2023-02-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摸底测试地理试题
10 . 读“我国风电场分布图及海上风电站建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是____(地形区),该风电场发电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沿海地区风电场的风叶应朝向____方向。
(2)甲、乙两地区风能资源更丰富的是____地,但该地区风电场较少,主要原因是____
(3)B____(地形区)风能资源丰富,请从自然角度简要分析原因是___
(4)请分析发展海上风电的优势与不足:___
2023-02-2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太行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