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青藏地区的资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青藏地区地高天寒,雪山连绵,牛羊成群,青稞飘香。读青藏铁路图回答问题。

(1)在铁路沿线可以游览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____湖,参观拉萨著名的藏传佛教建筑____,品尝高原特有农作物____酿造的美酒。
(2)去西藏旅游必须带上哪些物品?(任写一种)
(3)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在旅行途中应该注意什么?

2 . 柴达木盆地广袤的戈壁荒漠上,一排排光伏组件闪烁着光泽,绵延几十千米,蔚为壮观。下图示意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能属于(     
①传统能源②气候资源③清洁能源④可再生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我国的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A.东部地区B.高温多雨地区C.西部地区D.人口稠密地区
3.柴达木盆地建设光伏电站,得益于当地(     
A.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B.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C.纬度低、热量充足、光照强D.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2024-02-24更新 | 4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3 .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对我国及亚洲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材料二青豫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外送的特高压通道,该工程源源不断的将青藏地区的“绿电”输送到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中东部地区,替代部分煤电,助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

材料三青藏地区示意图、青豫直流工程路线路示意图、森林与冰川共舞景观图


(1)图中ABC三条河流所在的阴影区域是我国最大的____自然保护区(填名称)。其中C是____(河流)。
(2)青藏高原被誉为“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江大河源头的原因是____
(3)青藏地区在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____地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____、小麦和豌豆等。
(4)青豫直流工程的“绿电”主要来自太阳能,请分析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____.
(5)修建中的川藏铁路经过D____山脉,有“森林与冰川共舞”独特景观,植物种类繁多,请说明种类繁多的自然原因____

4 . 2023年10月31日,全球首个漂浮式风渔融合项目在福建莆田南日岛海上风电场投产使用,养鱼发电两不误,探索形成“绿色能源+蓝色粮仓”新模式。读图“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中国风能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A.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
B.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风能充足
D.②地海拔高,风能资源匮乏
2.“海上发电、海下养鱼”模式有利于(     
A.解决珠三角地区供电不足问题B.减少碳排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C.推进风能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D.提高我国海洋空间的利用率
2024-01-27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青海省塔拉滩地处三江源地区,以戈壁沙丘为主,风沙灾害严重。这里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如今的塔拉滩已形成了“光伏+牧场+生态”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图b)。图a为青海省简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1.塔拉滩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B.纬度低,热量充足
C.气温高,晴天较多D.风沙大,风力强劲
2.“光伏+牧场+生态”模式的优势有(     
①牧草生长改变了当地的气候,影响发电效率   ②清洗电池板后的水,有助于板下植被的恢复   ③牧草生长为羊群提供饲料,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④养羊增加了牧民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塔拉滩地区环境的改变(     
A.加速青藏地区的冰雪消融B.助力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
C.加大长江流量的季节变化D.促进青海省种植业的发展

6 .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其西北部荒漠广布。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图为西藏自治区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稞多种植于河谷地带,主要原因是河谷地带(     
A.热量更充足B.降水量更大C.光照更充足D.土壤更肥沃
2.羊八井地热位于拉萨市西北90公里的当雄县境内,海拔约4300米,温度保持在47℃左右。该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是因为(     
A.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海拔高,光照强烈
C.终年积雪,冰川广布D.降水少,气候干燥
7 . 【西部大开发】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政府因地制宜开展西部脱贫工作,实现共同富裕。结合材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修建公路,公路旁边设置栅栏和草方格,种植梭梭和红柳,形成沙漠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我国又在青藏高原修建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被誉为21世纪现代化的“天路”。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设专项资金在南疆三地州地区成立两大公司:①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加工手工羊毛地毯;②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加工果汁饮料。

材料三:藏羚羊身材矫健,奔跑如飞,被称为“雪域精灵”,藏羚羊的绒毛厚实保暖;羊毛可在白天温度高时助其隔热,夜间温度低时挡风寒;血液中红细胞含量高,运氧能力强;充分适应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

(1)结合材料三和右图分析藏羚羊是如何适应了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不少于两点(分析准确)。
(2)图1中,国家在西藏自治区的琼结县拉玉乡建设了我国“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试述该地区发展光伏产业的自然条件。
(3)新疆三地州也是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当地政府在新疆三地州成立手工地毯加工有限公司的优势条件。
(4)新疆吊干杏又称树上干杏熟后不落,树上风干。天山融雪滋养,沐浴充足阳光,享受纯净空气,含糖量高达27%。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E、多酚成分等多种营养物质,回味悠长。雪梨是新疆的特产,以其皮薄、肉嫩、汁多、香甜而著名,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纯净的雪水滋养,使得其品质优良,口感极佳。试述新疆吊干杏和雪梨含糖高、品质好的原因。
(5)西气东输工程一线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上海,简述该工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益处。
(6)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你认为当地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8 . 我国沿海有风光渔一体化电站。大型风车迎着海风旋转;风车下成片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板下,是数千亩的鱼塘,鱼虾嬉游其间,实现了能源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图左为我国新能源主要分布示意图,右为一体化电站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风光渔”一体化电站的鱼塘养殖属于(     
A.基塘农业B.旅游农业C.创汇农业D.生态农业
2.“风光渔”一体化电站没有利用到的自然资源是(     
A.风能B.生物C.太阳能D.核能
3.若将“风光渔”一体化设计理念推广到青藏地区,最适宜的模式是(     
A.“风光渔”模式B.“风光牧”模式C.“水光渔”模式D.“水热渔”模式

9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省区太阳能、地热能资源丰富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
C.牦牛和细毛羊是甲、乙两省区的优良品种
D.甲、乙省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谷,农作物单产量低
2.该区域高寒的自然特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有(     
①传统服饰藏袍②主食米饭③耐寒的滩羊
④农业区在河谷地带⑤藏人脸上的“高原红”
A.①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⑤
2024-01-03更新 | 6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习成果阶段展示地理试题

10 . 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概括了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高寒”是青藏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B.东北三省气候冷湿,辽东半岛长冬无夏;青藏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与东北三省相比,青藏地区铁路线稀疏,气候是造成这种差异最重要的因素
D.东北三省煤、石油等传统能源丰富,青藏地区有丰富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2.下列关于图中阴影区域①②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①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区域②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区域②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丰富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
D.区域②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2023-12-27更新 | 41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内黄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