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41 道试题
1 . 煤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工业上将煤转化成可燃性气体可以节约燃料、减少污染。下面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发生了改变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C.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 .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氧气经压缩可以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
C.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两种溶液中都含有OH-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3 . 载人航天器中处理CO2的一种方法是将CO2与氢气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4 . 金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仅需一步就可将硫化氢转化成氢气,转化过程中主要物质间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H2↑+SB.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增多,但质量不变
C.该反应中Au原子会不断被消耗D.该方法有望促进氢能源的利用和发展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5月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5 . 尿素进入土壤,在土壤中脲酶催化作用下的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B.过程①中各微粒的数目比为1:1:1:1,则X的化学式为NH3
C.过程③产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根据过程④推测,尿素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考三模考试化学试题
6 . 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获取氧气等物质的过程,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反应物有三种
B.该过程中C、H、O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C.该过程中分子数目不变
D.该过程中原子数目不变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部分校九年级6月网上适应性练习化学试题
7 .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加入白磷前应先_______,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
(2)乙实验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_______接触。实验过程中,观察到U形管底部浸在蒸馏水中的铁丝棉也产生了少量的锈迹,改进该实验的方法是_______
(3)工业上,金属镍(Ni)蚀刻可用于生产半导体器件,其原理是:使金属接触化学溶液,从而溶解腐蚀该金属。已知金属活动性:Zn>Ni>Pb,丙实验模拟金属镍(Ni)蚀刻,X溶液可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选填字母)。
A.稀盐酸B.NaOH溶液C.MgCl2溶液D.AgNO3溶液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初中化学
8 . 考试条形码背面的黏性主要来源于胶黏剂丙烯酸。如图是工业制备丙烯酸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个数均发生改变
C.反应物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3D.物质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昨日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9 . 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表示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B.②表示镁在氧气中燃烧
C.③表示向一定质量接近饱和的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
D.④分别向相同的硫酸铜溶液(足量)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10 . 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某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FM-520,可以快速、高效、可逆吸附二氧化氮,并将其转化为硝酸,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都不变
C.该技术可减缓二氧化氮带来的污染问题
D.MFM-520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