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6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
氨(NH3)是一种“零碳”燃料,其理想燃烧产物为氮气和水,单位体积放热约为氢气的1.3倍。比较氨与氢气部分性质(如表)可知,氨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纯氨燃烧非常困难,且燃烧速度较慢。氨中掺混其他燃料是提高氨燃烧速度的常见方法之一。科研人员在相同压强、不同当量比(燃料完全燃烧理论上所需的空气量与实际供给空气量之比)下,向氨中掺混其他不同燃料进行燃烧速度的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氨燃料有望在航海、航空和燃料电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氨与氢气的部分性质对比表
性质氢气
沸点/℃-33.35-252.67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难溶于水
爆炸极限*/%15.5~27.04.0~74.2
*爆炸极限:容易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

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单质的为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氨燃烧生成理想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过程可将__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3)分析表中信息,与氢气相比,氨作为燃料的优势有________(写出两点)。
(4)依据图示回答:
①为实现“零碳”目标、提高燃烧速度,最优氨的混合物为________(填“甲”“乙”或“丙”),其最佳当量比在________(填标号)范围内。
A.0.50~0.75                  B.0.75~1.00            C.1.00~1.25          D.1.25~1.50
②为验证氨中掺混上述燃料提高了燃烧速度,需要补充的一组实验为________
(5)相较于化石燃料,使用氨燃料可明显减少碳排放。为践行“低碳”理念,你在生活中的做法为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024-05-16更新 | 3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2 . 合成氨工业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工业上以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2)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实验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2024·山东泰安·一模
3 . 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B.化学与安全
①稀有气体稳定可作保护气
②酒精能燃烧可做燃料
③铜具有导电性可做导线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
②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③重金属盐中毒可以喝鲜牛奶解毒
C.化学与生活D.化学与健康
①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②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③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可隔绝空气减缓锈蚀
①钙元素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
②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A.AB.BC.CD.D
2024-05-16更新 | 191次组卷 | 2卷引用:压轴题07 归纳、推理、建模(5大题型+方法总结+创新考法)-2024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项训练(全国通用)
4 . 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属于有机物
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4:3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6
D.一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2024-05-16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了实现“碳中和”,科学家将与一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甲醇,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甲和丁为氧化物
B.乙的化学式为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2024-05-15更新 | 21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二模化学试题
6 .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常见的溶剂
B.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水吸热降温
C.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D.黄河水经过滤、吸附、消毒后变成纯净水
2024-05-15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二模化学试题
7 .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反应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乙烯都是有机物
B.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改变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参加该化学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22∶3
2024-05-12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
8 . N2具有广泛的用途,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除催化剂外,反应中共涉及到2种单质
B.若不加催化剂,该反应也可以发生
C.丙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4:3
D.28g的甲与10g的乙充分反应可生成38g的丙
2024-05-11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9 . 2022年3月13 日,永恒的“微火”在万众瞩目中缓缓熄灭,为北京冬奥会画上圆满的句号。北京作为双奥之城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精彩、卓越的冬奥盛会,为奥林匹克运动镌刻下历史性的辉煌一笔。

(1)科技贡献力量,冬奥“战衣”助力中国速度。短道速滑“战衣”所用面料能承受碰撞中冰刀的切割, 它由聚乙烯[(C₂H₄) n,聚氨基甲酸酯 等化学纤维复合而成。在聚氨基甲酸酯 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在聚氨基甲酸酯中所含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的符号是________
(2)二氧化碳直冷制冰“冰丝带”—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最节能的制冰技术。传统制冰常采用乙二醇(C2H6O2)载冰制冷。乙二醇属于____(选填“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混合物”之一)。
(3)“氢”车上阵,助力绿色冬奥。氢氧燃料电池就像冬奥大巴车的“心脏”,在这种电池中,氢气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氢气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
B.该电池反应生成的水不污染环境
C.该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当前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备所需氢气成本较高

(4)太空奥运五环,为冬奥喝彩助威。五环中的1号环呈现出蓝色,其原理是先加入碳酸钾溶液,再加入橙色的溴百里酚蓝试液,即呈现出蓝色。已知溴百里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为蓝色。则碳酸钾溶液的pH______7(选填“>”“=”“<”)。
2024-05-04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市章丘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10 . 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B由两种元素组成。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

   

(1)A的化学式_____
(2)E物质类别为_________(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3)写出溶液中C与D反应的现象_______
(4)B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
2024-05-04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