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等的核心部件,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其运算速率与硅的纯度有关。
(1)硅单质的化学式为Si,则构成硅的粒子是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图1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2)光伏发电的太阳能板也需用高纯硅。在日光下高纯硅的作用主要是将光能转化为____能。
(3)自然界中的硅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硅胶是常用的干燥剂,其主要成分可视作二氧化硅(如图2),你认为硅胶可作干燥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一条即可)。
(4)二氧化硅(SiO2)是制造玻璃的主要成分,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硅酸钠(Na2SiO3)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氢氧化钠还能溶解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试剂瓶适宜选用的瓶塞是_____(填标号)。
A.玻璃塞        B.木塞          C.橡胶塞
(5)高纯硅的制备以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为原料,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上图3:
①上述四个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
②物质 M 是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写出步骤 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3-03-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2 . 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1)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小苏打(NaHCO3)受热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配制一瓶如图溶液需氯化钠______g;配制50g 6%氯化钠溶液,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正确),则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6%(填“>”、“<”或“=”)。
氯化钠注射液
【成分】氯化钠、水
【规格】500mL   质量分数0.9%
【密度】1.0g/cm3

(4)钛和钛合金性能优良,广泛用于航空、造船和化学工业中、工业上常用钠来制取钛,在高温时,钠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钛。若用该方法制取2.4kg钛,理论上需要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022-07-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化学试题
3 . 1869 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为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 150周年,联合国将 2019 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2)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
(3)16 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硒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 的数值为 4B.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硒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3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g
2021-12-0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黑山嘴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4 .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11号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表中9号元素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
(3)写出13号与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4)8号粒子的化学性质与____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5)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生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此生铁的纯度是______
2021-11-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图中,表示同一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选填字母);请写出d粒子的化学符号:_____;由a、e构成的物质(常温下是气态),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总电子数为_____
   
(2)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写出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_____
   
(3)化学的“北斗七星”分别代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而且它们由H、C、O、Fe、Na、Cl这六种元素组成;相邻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其中A为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D为Fe2O3,E由两种元素组成,F为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的化学式是_____;写出G的化学式并标上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
②写出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20-08-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东省中考模拟化学试题6
6 .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习的独特思维。
(1)如图甲是向氢氧化钠溶液(已滴加少量酚酞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的探究实验。请回答:
   
①从宏观角度可以看出,稀盐酸滴加到10mL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______________ ,此时溶液的温度是 ________________
②当溶液的温度降为38°C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烧杯中的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油腻感
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瞬间溶液颜色
D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有气体生成
③如图A所示,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由反应的实质可以推断,若向NaHSO4水溶液中加入金属Zn,能否产生气体 ______ (填 “能”或“不能”)。
   
(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如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均涉及到氯化钠。
   
①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图1是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 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电子层数
D相对原子质量
②图2描述了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试用A、B、C所代表的微粒符号表示该反应的实质 ____________
③图3所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__ (写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7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如图1所示,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宏观角度看,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汞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3)图2是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其中与钙原子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020-02-18更新 | 475次组卷 | 3卷引用:【万唯】天津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逆袭诊断化学试题《逆袭卷》
8 . 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
9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___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________个电子形成铝离子;
(4)氩气是稀有气体中的一种,稀有气体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在这一周期元素里,所有原子都有_______个电子层,并且自左至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____
2018-04-2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0 . 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氢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
(2)锂元素和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核外_________相同;
(3)Na+可通过_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了Na。
2018-04-29更新 | 5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