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18 道试题
1 . 按图示进行实验。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U形管中的红墨水左低右高。

(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锥形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3)U形管中红墨水出现“左低右高”现象是由于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导致锥形瓶内气压______外界大气压。
2024-06-18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经开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理科综合试卷 -初中化学
2024·安徽·模拟预测
2 .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碳中和”是指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通过森林碳汇和人工手段加以捕集、利用和封存,使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净增量为零。CaO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CO2,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CO2释放利用。CaC2O4·H2O在较高温度下可分解制备氧化钙,同时得到其他三种氧化物。研究表明:用该反应生成的氧化钙比用碳酸钙分解得到的氧化钙更加疏松多孔,捕集二氧化碳效果更好。
目前,CO2捕集技术的关键是将CO2从排放物中分离出来。分离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中的一种是用甲醇作溶剂进行吸收。化学吸收法用氨水(NH3⋅H2O)作为吸收剂,控制30℃左右,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铵(NH4HCO3)。分离后的CO2与H2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CH3OH) 和水,CH3OH的产率除受浓度、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催化剂CuO质量分数的影响,如图所示。

我国科学家们撰文提出“液态阳光”概念,即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稳定存储并且可输出的燃料,实现燃料零碳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后的世界,每天的阳光将为我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电,还有可再生燃料!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碳汇主要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吸收并固定的过程。此过程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2)用CO2与H2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由文中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采用喷氨技术吸收CO2时,温度要控制在30℃左右,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6-1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安徽卷01)-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宝卷(安徽卷)
2024·重庆·模拟预测
填空与简答-流程题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3 .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需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从下面捞取天然的结晶盐。枯水季节卤水中的钾盐和镁盐含量较丰水季节的高,是开采钾、镁盐的最佳期。下图为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图,请回答。

(1)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是___________反应。(“放热”或“吸热”)
(2)实验室进行操作I,需要用到玻璃棒,此时起___________作用。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4)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
(5)海水本身中含MgCl2,为何还要经历“MgCl2→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目的是___________
2024-06-1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重庆卷01)-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宝卷(重庆卷)
4 .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B.生石灰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煮沸能够降低水的硬度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氧气
2024-06-18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5 . 科技缔造生活,创新筑梦未来。我国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在让青少年深成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对培养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家国情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是我国科技领域中引起世界关注的三个典型实例。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题的相关问题。

(1)图1:十年砺剑跨越发展,大国重器挺进深蓝。航母作为大型军舰,航行过程需要较强动力,提供这些动力的资源为常规燃油和核能。当使用燃油工作时,能量转化是_______。当使用核能工作时,对其安全问题提出的要求是_______
(2)图2:“和谐号”列车车体内用到了许多环保材料,其中的塑料属于_______材料。乘坐高铁时,限制携带的物品中包括火柴和打火机,其原因是_______
(3)图3:空间站的太阳能电池翼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的砷化镓太阳能技术。砷化镓中,砷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 ,其中x=_____,二者相比,原子结构不同之处为_______
2024-06-18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化学(福建卷02)-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押宝卷(福建卷)
6 . 长期以来,燃煤发电是我国电力供给的主要方式。
(1)传统燃煤发电直接燃烧煤。此过程可能生成一氧化碳,原因可能是______
(2)燃煤产生的热量加热锅炉中的水,产生的高压蒸汽驱动发电机。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有______(填序号)。
a.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内能转化为电能
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发展清洁燃煤技术,实现“双碳”目标。其中一种技术流程如图。

①根据净化精制的产物,猜想气化剂中可能含有物质是______
②净化精制时,用活性焦吸附粗煤气中的SO2,活性焦可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微波放电条件下,活性焦中的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和一种碳的氧化物,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任写一个)。
③合成汽油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节约______
2024-06-18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7 . 转化观是化学观念的重要内容,构建物质转化关系是实现知识结构化的重要途径。下列物质存在如图转化关系:

其中:C是参与光合作用的一种气体,B属于金属氧化物。请回答:
(1)A的俗名为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_
(2)反应①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反应②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6-18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九年级中考二模物理·化学试题-初中化学
8 .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化钠离子
B.结构观: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C.能量观:二氧化碳与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反应放出热量
D.守恒观:氢气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
2024-06-18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9 .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用图1表示。

(1)过程Ⅰ的反应属于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过程Ⅱ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石灰石样品进行探究。在烧杯中加入石灰石样品25g(其中CaCO3质量分数为80%),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当加入稀盐酸146g时(即图中B点),求此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②分析表数据,请在3图中画出加入0~146g稀盐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质量对应的变化曲线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_______
2024-06-18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名校5月中考二模化学卷
10 . 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安全应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1)锰酸锂[LiMn2O4]是一种锂电池常用的正极材料。工业上生产锰酸锂的过程中会发生反应:2Li2O+4Mn2O3+X4LiMn2O4,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能。电动自行车充电不当可能引发火灾。干粉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灭火器,灭火时它能喷射出一些阻燃性固体粉末通过_______的原理实现灭火。
(3)面对火灾时,要沉着冷静,科学自救。比如可用湿布捂住口鼻,减少吸入有毒有害的烟气,这一方法与我们化学实验室_______操作的原理相似。
2024-06-18更新 | 5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化学试题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