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凝固与凝固现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列对2019年最新热播影片《流浪地球》中出现的情景解释错误的是(     
A.核聚变反应——元素种类不变B.核聚变反应——释放大量能量
C.地球表面的水变成冰——凝固D.地球上短波通讯受影响——太阳活动增强
2 . 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__________,反映一个共性_____
2019-08-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题(含答案)
3 .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
2019-08-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题(含答案)
4 . 在寒冷的冬天,室外水管被冻裂的原因是
A.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水管里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水管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铁块熔成铁水
B.湿衣服晾干
C.河水结成冰
D.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2017-02-21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测试有答案
6 . 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1月20日从上海启程,历时约3个月,横跨太平洋,穿越南北半球,航程13 000多千米。在南极洲南部的乔治王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极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达-88.3 ℃,在那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凝固点较低B.沸点较低
C.沸点较高D.凝固点较高
2017-01-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_第4章自测科学试卷
7 . 下列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
C.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分子运动的缘故
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
8 .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