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势能大小的比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一根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座猴山的AB处,AB两点水平距离为16m,竖直距离为2m,AB间绳长为20m。质量为10kg的猴子抓住套在绳子上的光滑圆环从A处滑到B处、猴子在滑行过程中重力势能与A处最大差值约为(绳子处于拉直状态) ___________焦。

2023·浙江·一模
2 . 如图所示为高速公路旁的一处紧急避险车道,实则为向上的斜坡。当高速运行的车辆遇刹车失灵时,可以冲上避险车道使车辆停止。请你用所学科学知识分析:

   

(1)避险车道上铺上砂石,增大了______,从而增大了摩擦力,使汽车能很快的停下来;
(2)刹车失灵的汽车冲上避险车道,汽车的动能转化成内能和______
2023-07-02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科学试题
19-20九年级·浙江·阶段练习
选择题 | 较易(0.85) |
3 . 球场上,运动员练习投篮,篮球划过一条漂亮的弧线落入篮筐,球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从篮球离开手到落入篮筐的过程中,篮球的重力势能(  )
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2021-01-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绍兴qw41
19-20九年级·浙江·阶段练习
4 . 关于机械能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会守恒
B.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会守恒
C.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会守恒
D.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会守恒
2020-06-18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yyfbk010【喵喵录入】物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名游客蹦极时下落过程的v﹣t图象(忽略空气阻力)如图所示。已知t1时,弹性绳处于自然伸直状态;t3时,游客达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0﹣t1时间段内,弹性绳的弹力等于游客所受重力
B.在 t1﹣t2时间段内,弹性绳弹性势能逐渐减小
C.在 t2﹣t3时间段内,重力不做功
D.在 t3时,弹性绳弹性势能最大
2019-10-3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五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科学试题
6 . 网球落到水平地面后又会跳起来。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拍摄的记录一只网球落地后运动过程的照片,  照片中位置1和位置2高度相等,位置3高于位置1和2。则(    )   
A.该网球在位置1、2和3的机械能相等
B.该网球在位置1、2和3,位置3的动能最小
C.该网球在位置1、2和3,位置3的重力势能最小
D.该网球在位置1、2的机械能相等,在位置3的机械能最大
7 . 如图,木块以一定的速度滑过AB点,到C点滑出下落至D点。ABCD之间的垂直距离均为h。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对木块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D点与A点相比,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A点到C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C点到D点减少的重力势能
C.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A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C点的动能
D.B点的动能可能等于D点的动能,但一定大于A点的动能
8 . 如图,弹弓是一种常见的玩具,它能把“子弹”弹出去。小明同学用弹弓研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关系。通过实验他观察的记录是:弹弓的橡皮筋被拉得越长,“子弹”射得越远。

(1)弹弓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来比较的;
(2)当弹弓橡皮筋形变相同时,所用的“子弹”质量不同,射出去的距离也不同,质量较大的子弹,射出的距离________(填“大”或“小”),所以实验中所选用“子弹”的________应是相同的;
(3)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018-11-01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保俶塔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科学试卷
9 . 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一个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分别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

(1)其中是皮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_________
(2)由此现象可知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有关。
2016-02-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金华市第九中学九年级12月阶段检测科学试卷
10 . 小明利用装有细沙的盒子、小桌、砝码、木块等器材,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过程如图所示(甲、乙为质量相同的砝码,丙为装有细沙的盒子质量大于砝码,h2>h1)。

(1)小明通过观察什么来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_。请再举一个与此科学方法相同的另外一个具体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02-1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金华市第九中学九年级12月阶段检测科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