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41 道试题
1 . 明太祖时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明成祖时建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君相矛盾更加严重B.中央结构不断完善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中央机构效率提高
2024-06-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著作《大分流》中提出,1750年前,东西方处在基本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两地间的“大分流”大约发生于18世纪中期以后。无独有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代表著《全球通史》中写到“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摘编自彭慕兰《大分流》、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请在以下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结合三例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150字左右)
观点1:1750-1850年,中国逐渐落后的时代。
观点2:1750-1850年,西方迅速发展的时代。

材料二   如果说18世纪以来中国和欧洲的发展道路出现了“大分流”,19世纪中叶起,亚洲内部也发生了现代化起步时段相同而发展结果却大相径庭的“大分流”现象,其中的代表性国家就是中国和日本。

——摘自朱荫贵《中国早期现代化:与日本的比较》

(2)结合中日两国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加以论证。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摘编自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3)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2024-06-0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人类探索生命科学的脚步从未停歇。

材料一

时期

史事

汉朝

设立了专门管理医疗卫生的机构。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①_______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唐朝

玄奘西行天竺,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有印度医学的内容。日本遣唐使将医书《新修本草》《诸病源候论》等带回日本

宋朝

专设翰林医官院负责医药卫生行政工作,同时设太医局负责医学教育,培养医务人才,并在入学时进行不同科别的考试

明朝

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编写出②________这部药物学著作,后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材料二   14世纪末,意大利的艺术家们主张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绘画中所体现的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关注,对人体的真实写照,都表现出对人的描述,对人的颂扬,更加强化出了人的主动性,将绘画艺术推到了新的境界。艺术家们探索视觉法则,想掌握足够的人体知识,这种需求也推动了新解剖学的问世。当时的艺术家大多都重视对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达·芬奇就是典型的代表。15世纪时,人们开始主动地认识和研究医学,而不是像中世纪时那样被动地接受关于医学的已有的结论。

——摘编自杨渝玲《近代科学产生的艺术背景》

材料三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资料卡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这一词汇。
【新质生产力】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于2024年4月在上海举办,全面展示了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在微创外科领域的自主研发技术实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概括中国古代医药科学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14世纪末意大利绘画艺术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推动15世纪欧洲医学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角度,谈谈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2024-06-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将材料一中“____”补充完整。材料一所示时代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                                                                   

                                               元朝行省图

材料三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

——连横《台湾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加强地方管理和开拓、经营边疆的重要举措。(各举一个即可)
(3)材料三中,将台湾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的民族英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答出一个即可)
(4)纵观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   
2024-06-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5 . 通过如表的归纳,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朝代措施
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减弱B.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2024-06-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九年级历史试卷
6 . 建筑是一本木头和石头的史书,它忠实地反映了一定社会之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建成于1883年的东京鹿鸣馆是由英国建筑师乔赛亚·孔德设计建造,整体呈现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兼有英国韵味。同一时期的代表性西式国家建筑还有上野博物馆,都由政府委托西方建筑师完成,意图建成纯粹的西式建筑。除了这些重要的国家性建筑之外,政府体制改革后的各级官厅办公楼、教育体制改革后的学校建筑、以及以军工为核心的工业建筑,都大规模地向西方建筑形式靠拢,成为日本建筑现代化转型的开端。

——俞左平《日本建筑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研究》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高层建筑,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但高层建筑对城市文化、环境等方面也产生影响。……在中国倡议下,2013年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这是迄今为止唯一由中国政府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国际日,它的设立,是中国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人居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的一项重要贡献。

——改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故宫(紫禁城)和帕特农神庙这两处建筑都是宫廷建筑的典型代表,请你为这两处建筑分别写一段推介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日本建筑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并解析出现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层建筑出现的原因,并简述中国成功设立“世界城市”
7 . 中国传统文化璀璨辉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改正:                                                              
(2)南北朝时期,王羲之创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改正:                                                              
(3)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改正:                                                              
(4)明朝汤显祖代表作《长生殿》文辞典雅、语言秀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改正:                                                              
2024-06-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省城名校中考最后三模历史试题(三)
8 . 下表是对明清时期的部分史实的“归类”整理,表中①②③依次填写(     

史实
政治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雍正设置①
经济明代引进玉米等美洲作物,出现商帮:清朝经济作物种植品种增多、面积扩大,出现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形成商业网
科技文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②:清代曹雪芹③:京剧艺术
A.军机处《农政全书》《红楼梦》B.锦衣卫《天工开物》《窦娥冤》
C.军机处《天工开物》《红楼梦》D.台湾府《农政全书》《西游记》
2024-06-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练兵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新疆·专题练习
9 . 历史理解是指对历史表象背后深层含义的认识。请对下列叙述作出判断,属于历史理解的填涂”正确”,不属于的填涂“错误”。
(1)东汉时期,班超曾任都护并派甘英出使大秦。
(2)汉朝对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增强了边疆各族人民对汉朝的向心力,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3)640年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702年又设置了北庭都护府,安西、北庭都护府分别统辖天山南北广大地区。
(4)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省,新疆建省是新疆行政体制方面的一次重大变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024-06-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 -【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新疆专用)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771年,西迁的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返回新疆。乾隆帝“因命舒赫德等分拨善地安置,仍购运牛羊粮食,以资养赡”。此举的意义是(     
A.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B.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抵御了沙皇俄国的入侵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024-06-0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京建邺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