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京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1 道试题
1 .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青铜农具                 ②石斧、石锛                       ③六角形铁锄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距今约70万—20万年,能够直立行走,学会了用火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
2023-10-1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关于北京人表述正确的是(     
①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②北京人已经会建造房屋和种植水稻
③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④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是有记忆的,城市中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一部史书,一套档案,让我们通过下图感受中国文化产生的魅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是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的遗址,写出生活在此地的早期人类。
(2)图二是位于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生活在此地的原始居民房屋结构是什么?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
(3)图三是位于成都西北的都江堰,它是战国时期谁主持修建的?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有什么美称?
(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社会。图四是在安阳殷墟出土,它所示的文字被称为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
(5)请你对中国文化遗产提出两条保护建议。
2023-10-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材料二   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锤、雕刻器等。考古学家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材料三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相关的古人类遗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这反映了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三证明了北京人会使用什么?它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北京人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有何影响?
2023-10-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   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气候较今天更为温暖湿润。这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为圆形,一部分深入地下,多用木头作柱子,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这一带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人类的居住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据材料二及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图几反映了该住房的结构特点?
(3)据材料三及所学可如,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图几反映了该住房的结构特点?
(4)由材料二、三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3-10-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评估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发现的动物化石: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动物化石最多,有剑齿虎、棕熊、洞熊、中国藏狗、狼、豺豹、猎豹等17种。还有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葛氏斑鹿的化石,以及三门马、燕山犀、羊、河狸等动物化石。

材料二   考古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石器种类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雕刻器等。考古系统研究出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主要方法是:锤击法(最常用)、砸击法、碰砧法。


(1)从材料一出土的动物化石我们可以判断北京人是群居还是独居?并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2)从制作方法上可知,材料二中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属于什么类型的石器?这反映了他们生活在什么时代?
(3)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了解北京人生活的重要依据是什么?
2023-10-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评估历史试题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两例“穴居而野处”的远古人类。
(2)材料二中图一与图二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为何他们建造不同类型的房屋?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探究人类从“穴居而野处”到“居于宫室,以待风雨”的原因是什么?
2023-10-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北大培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考古发现包括:近10万件石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

材料二


材料三   19123月,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特委派了一个由15人组成的代表团赴黄帝陵祭奠,并带去了一篇气壮山河的《黄帝赞》祭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材料四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精神世代传唱,于是有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北京人已经掌握了哪些技能?(至少写出两点)
(2)材料二中图1、图2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造成这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指出材料三中涉及“轩辕”的一项发明和一件大事。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4)材料四的典故传唱的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历史人物?他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23-10-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