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朝的民族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9 道试题
1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这一结论的佐证史料是(     
A.   B.   
C.   D.   
2023-06-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永川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1)图A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该事件被称为“凿空”,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往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纳_____(人物)的“推恩”建议,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图B所示元朝的都城①处是____(地名)。公元_____年,图C人物在西欧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蛮族王国”。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唐太宗如何与吐蕃建立深厚感情的?并分析唐朝能保持与少数民族关系良性运作的原因?
(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综上所述,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023-06-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第十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表格。
图片解读

步辇图(局部)

(1)左图描绘了①接见②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随后③嫁入吐蕃。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

(2)图中A处是④族建立的政权。宋辽曾在图中B处签订了“⑤”,此后宋辽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⑥局面。

       元朝疆域图

(3)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情况,设置管理机构。例如在东南地区设置了⑦,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⑧直接管辖。

   明长城图

(4)明朝建立后,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⑨边,西至⑩的万里长城。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五世达赖觐见顺治皇帝图》

(5)1653年,顺治帝正式赐予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⑪”的封号。1711年,康熙帝册封另一位首领“⑫”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6)综上所述,归纳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
2023-06-29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其中,《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     
A.唐太宗受尊“天可汗”B.文成公主入藏
C.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D.金城公主入藏
5 .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断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国逐渐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材料三: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课本

材料四: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卖大迕,……他们同汉族长其期者居,相互影响,民族界限日益宿小。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民族?纵观历史,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在中央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统辖?当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2023-06-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四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历代与该地区都有友好往来,或对该地区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据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景龙年间,唐蕃再度和亲,尺带珠丹迎娶了金城公主。唐穆宗长庆年间,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会盟碑,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材料二:元朝建立后,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材料三:清朝时,顺治、康熙皇帝分别册封了西藏地方藏传佛教首领达赖、班禅,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后来,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物;又建立“金瓶掣签”制度,解决佛教首领继承人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归纳唐蕃友好交往的两种方式。
(2)根据材料二回答,元朝中央政府管辖西藏的行政机构是什么?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何时?
(3)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历史意义。
2023-06-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实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材料二:西夏与宋、辽、金都进行过战争,但大多都在前期,在后期100年的时间里,统治者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是“养贤重学,兵政日弛”的新时期。

材料三: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畏兀儿、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爰戴”的史实。
(2)材料二反映出这一时期宋朝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请举一列史实说明。)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出现民族大交融的原因。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2023-06-2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天可汗”是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赞普”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回纥B.南诏C.靺鞨D.吐蕃
2023-06-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际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A.轻赋省刑B.任用贤良,提高效能
C.广开言路D.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10 . 中华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命运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允许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等在内的大量物品,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农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二:“澶渊之盟”签订后,宋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澶渊之盟”对北宋并非是完全消极的和议,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通使不断,平等相待。沿边开设榷场,进行互市贸易。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岳飞在抗金战场上,英勇战斗了一生。他自奉节俭,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极强,使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沉重打击了南侵的金军,保卫了南方人民的和平生活。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实行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的和亲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你喜欢的方式画出“澶渊之盟”后三个政权的方位示意图,并简述“澶渊之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人们歌颂岳飞的理由。
2023-06-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