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0 道试题
1 . 他是初唐著名诗人,一首“孤篇压倒全唐”。他是(     
A.李白B.杜甫C.张若虚D.阮元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部分校九年级6月网上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如图是一幅书法作品。该作品所写诗歌的作者被后人称为(     

A.书圣B.诗圣C.诗史D.诗仙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如表中的唐朝诗歌,该表中的诗句能够反映出唐朝的(     
白居易《时世妆》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A.社会开放B.民族交融C.文化繁荣D.经济发展
4 . 九年级同学以“建筑承载和记录历史”为主题展开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项目主题】建筑承载和记录历史
【项目目标】通过查阅资料,整理绘制图片,围绕主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展示成果,形成对“建筑承载和记录历史”的认识。
【任务驱动】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们围绕主题搜集到以下图文信息,以“建筑传承历史”进行展板布展。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们围绕主题以“建筑传递红色精神”为角度,绘制文创明信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会议:         
地点:上海
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会议:遵义会议
地点:遵义
意义:                           
任务三:第三组同学们围绕主题以“建筑见证伟大复兴”为角度,截取并整理新闻素材。

(1)建筑凸显历史传承。请按时间顺序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序号。
(2)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民族独立的中流砥柱。上面两处会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历程的重要见证,请你补充完整相关信息。
(3)桥梁能够“飞架南北”,也可以“连三地,圆梦同心”。上图中两座桥梁的通车分别说明了什么?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中考模拟测评(卷)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无处不在,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以“走进身边的历史”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项目主题】走进身边的历史
【项目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从身边出发,探寻其中反映的历史,拉近学生生活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发展历史思维。
【任务驱动】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们以“晋见中国·赏文明盛宴”为题,参观山西省博物院,下面是他们整理的部分文物信息。

①晋侯鸟尊

第一代晋侯燮拥有的高规格祭祀礼器,纹饰遍布全身

②司马金龙墓屏风漆画

北魏壁画,画中男女皆着宽衣博带,典型汉人着装

③隋朝胡人吃饼骑驼俑

陶俑刻画了满载货物的商人嚼着随身携带的饼子的景象

④陶寺遗址彩绘龙纹陶盘

龙形以蛇为原型,综合许多动物特征为一体,颇具礼器性质

⑤晋商日昇昌票号使用的票据

日昇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专营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机构

⑥金朝董明墓戏俑

戏台上自左至右为装孤、副末、末泥、装旦等角色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以“人杰山西·品文化魅力”为题,搜集了家乡名人的经典作品。

作品一《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品二《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节选)

(明)罗贯中

曾丕问贾诩曰:“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诩曰:“刘备雄才,更兼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能识虚实,陆逊现屯兵于险要,隔江泛湖,皆难卒谋……”


(1)请按时间顺序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序号。

(2)文物是历史的见证,镌刻着不同时期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迁轨迹。将上面一组文物与下表中主题进行匹配并仿照示例说明其承载的价值。

主题

文物及说明

文明摇篮

④表明陶寺遗址居民已经会制作陶器,从史前时期进入到文明时代
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
民族熔炉_______________
商业繁荣_______________

(3)请归纳上述文学作品的特点,并解读作品一蕴含的思想情感。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多校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拟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6 . 许多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蕴藏其中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之一。唐诗创作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裁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其内容上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的趋势,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材料二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1)根据材料一,列举一位唐代的著名诗人和一部明清时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时出现的当时领先于世界的两项发明。
(3)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有何特点?
(4)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开始落后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普洱市七年级历史学科期末专家命题能力竞赛参赛试卷(六)
7 . 唐代科举以诗作作为考查标准之一,涌现了2000多位诗人,创造了50000余首诗歌;元政府对从事戏剧、戏曲的艺人大力推崇与扶植,造就元曲的繁荣。可见文化的繁荣一定程度上得益于(       
A.民族交融的发展B.市民经济的繁荣
C.国家的统一局面D.官方的政策支持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医圣”“诗圣”“书圣”分别是(     
A.华佗、李白、王羲之B.张仲景、杜甫、王羲之
C.张仲景、白居易、颜真卿D.扁鹊、杜甫、柳公权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注: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采取“作诗赎帖”的通融办法,允许考生不考帖经,而以作诗代替。这样一来,更加提高了诗词在科考中的地位。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道路上达到了空前的成熟和繁荣。

——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鼎盛局面的名称。小梁认为,唐代科举考试“作诗赎帖”的做法,推动了唐诗的成熟和繁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唐蕃会盟碑

唐蕃会盟碑立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前,是唐穆宗时唐朝与吐蕃会盟的遗物。这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2)吐蕃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材料二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材料三   日本仿唐风气盛行,政府曾多次派“遣唐使”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受唐朝货币制度影响,708年,日本正式在奈良仿照唐“开元通宝”铸造“和同开珎”。这是见于文献记载的日本历史上最早的自铸货币。

——《中国古代货币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10 . 诗人王维在他的诗《晓行巴峡》中这样描写渝州:“房屋道路层叠而建,……人站在高处一看,千门万户尽收眼底。两江之中舟船济济,许多人在船上进行贸易,形成了一处特殊的市场。”这说明(     
A.手工业发展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收益B.交通的便利带来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C.渝州是长江货物集散中转的交通枢纽D.渝州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预测卷(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