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47 道试题
1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部中华民族史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凝聚、共同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 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 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 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特点(任答两点)。

材料二

北魏身着汉服的文官佣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凉州行
唐·王建
……
落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西夏货币

ABCD

(2)材料二中四则史料,按民族交融的方式整理分类,属于“统治者的主动政策”的       _____(填字母即可)

材料三 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

——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的研究

(3)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在边疆民族治理方面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列举清朝统治者加强西藏管理的措施(任答一点)。

材料四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作为基本国情的集中体现……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通过哪一民族政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5)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内涵的理解。
昨日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外国语学校、泰州二附中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真宗之初,澶渊之克,遂与契丹盟,至今不识兵革,可谓盛德大业。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成为一软弱的朝代……(它所面对的少数民族政权)这种半汉化国家的组织能力,比汉和唐对抗的单纯游牧民族要厉害多了。那些单纯的游牧民族所 恃,不过是疾风迅雷的冲锋力量。

——《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太宗的认识促使他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例说明唐朝政府和“四夷”分别是如何维护“德泽洽”“如一家”的民族关系的?
(2)材料二所称“与契丹盟”是指哪一事件?材料认为该事件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什么?
(3)从材料三中可见,作为宋王朝对手的少数民族政权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请列举史实说明为何少数民族政权能呈现这种状态。
(4)综合上述材料,请归纳唐、宋两朝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武进区前黄初级中学等校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宋时期的榷场

材料二:“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宋维持了百年之久的和平局面。……由于双方关系恶化,宋朝封闭了榷场,西夏人迫切需要的茶与布匹等物资无法获得,要求停战求和、与宋重开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入主中原后,女真贵族官员皆以学习汉文化为荣。……为元代杂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陈连开《中国民族史纲要》

材料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交融,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摘自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政治格局的特点。哪一政权结束了这一政治格局重新完成了统一?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主要领域。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夏四月(贞观四年)丁酉,御顺天门,军吏执颉利以献捷。自是西北诸蕃成请上等号为“天可汗”,于是降玺书册命其君长,则兼称之。

——(后晋)刘等《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材料二   北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1005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西夏建立后,多次进攻北宋。1044年,宋夏议和,宋每年赐给西夏岁币。宋和辽、夏和议以后,恢复了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三   (澎湖)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至无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汪大渊《岛夷志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被称为“天可汗”是谁。”他在位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请在唐与吐蕃交往中举出一个他积极实行这一政策的典型事例。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民族关系的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了什么机构,其设置有何意义。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推进着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唐以后,藩镇势力不断壮大,中央政府对马匹的需求量扩大,回纥限于生产水平以及长期的游牧生活方式,也希望通过与中原贸易来获取丝织品等无法自足的物品,为此唐与回纥进行了长达八十年的绢马贸易。在贸易进行过程中,回纥饮食文化随之传入唐朝,胡饼、烧饼、搭纳等胡食盛行。同时,坦胸女装盛行,不管士庶,竞相仿效。不久,又胡帽乘马,或穿男子衣服靴衫,招摇过市。贸易往来的不断繁盛,使回纥人需居住在固定的区域从事这种经济生产方式,他们开始仿效唐人起居生活,建宫殿、穿汉服,还采用了唐的开元历法,社会发展趋于文明。

——姚三刚《安史之乱后唐与回回绢马贸易之互动影响》

材料二

①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打退了辽军。

②辽与北宋议和,达成澶渊之盟

③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边界贸易场所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④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

⑤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

⑥金初将东北的女真人大批迁入中原,这些人多习汉语,衣汉服,仿效汉族生活。女真人与汉人通婚的现象也日益普遍。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元朝为了巩固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形态,实行了一整套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实现了运行有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模式。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与回绢马贸易的影响。
(2)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请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概括一个主题,并简要阐明理由。
主题序号理由
战争冲突北宋与辽、南宋与金之间的战争
盟约议和
③⑥北宋与辽、西夏进行边界贸易,女真人与汉人杂居、通婚
(3)请从元朝的地方制度、边疆地区管辖、民族交融三个角度中任选其一,运用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说明。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下列符合辽宋夏金元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的是(       
A.繁荣与开放B.多民族交融加强
C.南北经济均衡发展D.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下列辽、夏、宋、金对峙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038年,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建立西夏政权。元昊属于哪一支少数民族(       
A.契丹族B.党项族C.鲜卑族D.蒙古族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材料一: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少数民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盟约,该盟约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成学校联片教研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③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