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93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中国历史中下列几项发明创造中对文化传播起重大作用的是(     
A.活字印刷术B.火药C.指南针D.交子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2 . 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邀请你参与进来。
任务一【解读邮票——彰显文明成果】

表现元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表现元素:《史记》表现元素:郑和下西洋表现元素:《蒙娜丽莎》

任务二【解读文本——感受文明力量】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14世纪,欧洲来华人士(传教士)将中国的科举向本国做了详细介绍和推荐。其中,英国人对此最有兴趣,“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士手段,机会均等,公开考试。”欧美人把科举进行了改造。如英国在19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录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

——摘编自《科举制堪比“四大发明”影响全球用人观》

任务三【解读科技——研析文明成因】

名称

水排、独轮车、弓弩、造纸、制瓷

铸铁、胸带式马具

火药、印刷术

提花机、磁罗盘

西方落后于中国的大致时间

1000多年

800—900年

500—600年

约4000年

——整理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任务四【联系现实——畅谈文明感悟】

我们共同居住在同一个星球上,这个星球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70多亿人口,搞清一色是不可能的、这种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11月17日)

(1)依据任务…中的邮票表现元素,联系所学,判断其对应的文明成果所属领域。(只填序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中外交流;_____________;建筑雕像:_____________;历史巨著:_____________
(2)根据任务二的文字信息,归纳科举制度传播的特点。
(3)综合表格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明高度繁荣的主要原因。
(4)今天,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为处理不同国家、民族、文明之间的关系,共建“地球村”,请留下你宝贵的建议。
今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试题-初中历史
3 . “欧洲国家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显示了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国内的进步与个人的完善;二是对外来影响的积极反映。”能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资本主义的萌芽、文艺复兴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四大发明的传入推动欧洲的社会转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D.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化国家社会变化
4 . 报刊是叙述历史的重要形式,也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统一官报系统中的进奏官是小报最初的信息来源和发行人,此外还有一些身处官僚机构内部,能探得具有权威性的信息的官员和工作人员。由于没有都进奏院等的制约,而且小报面向市场,使得小报必须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印刷出版。其读者包括社会上任何关心时事的人,而小报具有的商业性使任何人只要付费就可以阅读。

——摘编自王佳宁《宋代小报的特点及影响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小报”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材料二   16世纪到17世纪,造纸和印刷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印刷效率;贸易范围的扩大导致交通条件的改善,增加了邮刊定期发行的可行性;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得工业城市增多,信息来源也就增多。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文艺复兴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正是由于多个层面的转型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共同作用,西方近代报业才应运而生。

——卢芳《文化碰撞与文化转型——中西方近代报刊缘起之比较》

(2)根据材料二,简述“西方近代报业应运而生”的原因及其在文艺复兴期间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部分报刊名称

时间名称
①1890—1915年《革命报》《时务报》《国闻报》《民报》
②1919—1927年《新青年》《劳动者》《中国农民》《劳动与妇女》
③1931—1945年《战斗生活》《抗日先锋》《群众画报》《抗战日报》
(3)根据材料三中①②处的报刊名称,分别列举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根据③处报刊名称,概括当时的时代特征。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长治市多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模拟试题(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人民群众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开拓创新,创造出一个个奇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大工程见证人民智慧】

                  图1

——选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图1工程的名称:__________,该工程的功能:_______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2)“此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_____,南至余杭。其开通的意义:_______
【农具革新彰显人民智慧】

                 图2

                           图3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宋朝的拔秧工具,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人们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选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分别写出图2和图3生产工具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生产工具的革新对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用。
【科技成就凝聚人民智慧】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欧洲社会的发展,给欧洲乃至世界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自何成刚主编的《新课标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4)四大发明中_____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______和火器对欧洲的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5)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的感悟。
昨日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毕节市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6 .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蒲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移至江南地区。……其显而易见的好处是由于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更加靠近东南沿海港口而节省了运输和交易成本,为规模性海外贸易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北宋中叶煤炭革命的带动下,冶金、陶瓷、纺织、造纸等各部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分工不断深化,设计科学,性能优良,中国海商组建庞大商队,10世纪以后

(1)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加速南移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8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思想、科技、文学等方面成就卓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者向东方寻求借鉴,吸收合乎理性法则的思想材料。而在远处东方、具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现实,顺应自然“天道”,反对脱离实际,重视伦理道德,强调“忠孝”“礼仪”“德治”“仁政”;主张以道德原则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国家的安宁稳定,显然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有很多吻合的地方。

——摘编自余建华《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中国文化观探略》

材料二     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各国所向往。……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这些发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车轮、辘轴和滑轮,埃及的握杆和曲柄等)远不如三大发明那么显著……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在航海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人类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编自培根《新工具》

材料四   这一时期(明清)大为繁荣的小说……竞相以普通人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情感、追求作为题材,屠夫、小贩、商人、牧童、村姑、好汉,以及三教九流进入文学殿堂,成为文学中的主人公。

——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横线处体现的是中国“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主张。根据材料一,说出启蒙思想家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史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三种发明”中的任一一项,并说明其对世界发展产生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主流形式并说明其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
昨日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培根评价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这三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其中“第三种”指的是(     
A.毕异活版B.交子纸币铜版印本C.南宋持罗盘陶俑D.造纸流程图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时期历史事件
汉朝        通西域;发明造纸术
唐朝发明火药并用于军事
宋朝      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明朝       下西洋
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       发现青蒿素;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请你把上表中画线处的人物信息补充完整。
(2)在上表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内容中各选一例,从中国对世界产生影响的角度,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