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方面,最后是在航行方面……

材料二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中提到:“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他在这个时期的一些著作中最早阐发了国情与革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和个别、普遍与具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磁石”特性的利用形成了哪一项技术?列举宋元时期相关史实,说明“三大发明”在“战争方面”“航行方面”分别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自强”成为清政府哪一次探索的口号?联系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评价“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这一观点。
(3)材料三中“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哪里开始?结合所学指出这条“道路”对中国革命有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分析毛泽东做出“自觉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不能摘抄原文)
(4)借鉴历史经验,谈谈中国怎样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2022-11-0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考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影响深远,明朝以后才逐渐落后于西方。今天的中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时代呼唤着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1)材料一中,在文学上改变世界的宋代发明是什么?“第二种在战争上”的发明是在何时发明的?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并分析它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外关系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如下列四幅图是明朝某一科技巨著的插图,这部书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图片出自哪部巨著?它在国际上享有什么盛誉?

材料四:(水银)“前人著作称其无毒,久服可长生不老,成为神仙。六朝以来贪生者服食,导致残废和丧生的,不计其数。方士之说,固不足道,但作为本草,怎可妄言哉!”

一一李时珍


(4)材料四出自李时珍的哪本书?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材料五: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5)据材料五,谈谈你对我国如何实现科技进一步创新发展的认识。
2022-11-0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梦溪笔谈》

A.造纸术B.指南针C.造船技术D.活字印刷术
2022-11-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曾经的个人手写稿不再被手写传抄,而是通过无限地印刷以供应市场大众,大家都买得起印刷的书本了,翻刻也更加容易;学者们也能进行书籍的收藏,甚至可以建立藏书楼了。这表明(     
A.造纸术有利文化交流B.印刷术推动文化发展
C.中华文化已远传海外D.手写稿件完全被取代
5 . 某中学七年级同学正在筹划“感受宋朝魅力”的主题展览活动,下面是他们已经搜集的素材,请帮他们完善。

(1)请将以上素材放入合适的场馆中,填写序号即可。
场馆科技馆经济馆都市生活馆文学馆
素材

(2)请从科技馆中选择一件展品,配上简要的解说词。(需包含时间、发明者或作用当中任意两到三个要素)
2022-10-26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油田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属于在宋朝发明或创新的是(     
①造纸术 ②交子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0-2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乐东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依据图片,回答问题。

A.(                    B.(                 C.(             D.(     
2022-10-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克音河学校2021-2022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七年级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科技创新】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对外交往】

他们的行动见证了盛唐的博大胸怀和高度自信,谱写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动人篇章。


【多彩文化】

【文明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智慧、理念、气度、神韵,涵养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与自豪……中华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摘自十九大报告


(1)请列举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两例。
(2)图1人物的发明对世界有何重大影响?写出图2人物的作品名称。
(3)列举两个“他们的行动”事例说明“盛唐的博大胸怀和高度自信”。
(4)图3人物有何主要事迹。
(5)依据上面所列文化名人,指出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及盛行朝代。
(6)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华文化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2022-10-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一位同学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经呈现出巅峰状态。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航海时使用指南针
③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④造纸术发明与推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0-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宋朝出版事业兴盛,官方图书事业获得很大发展,民间藏书之风也极为盛行,涌现出许多藏书家和藏书中心。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发明B.印刷术的改进C.科举制的确立D.指南针的发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