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艺术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下面是九年级同学以“科技文化之光”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项目主题】科技文化之光
【项目目标】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整理,围绕主题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展示成果,形成对“科技与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彰显对人类文明的魅力。
【任务驱动】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围绕主题搜集到下面一组相关图片进行布展。

(1)请分别写出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及发明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将中国古代文化典型代表整理并绘制出如下图示。

(2)请你依据所给的科技成就解读示例,从建筑、手工业、艺术任选两方面进行解读说明。

领域

解读

科技

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来出现了木活字;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蒙古人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建筑


手工业


艺术


【活动感悟】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人类对科技文化的不断创新,创新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末清初白话短篇小说从刊刻(包括翻刻)地点看,现存明刊本小说中,浙江23部,江苏24部,福建4部,江西1部,安徽1部。从小说作者(或编者)籍贯来看,都以浙江杭州、江苏苏州为主。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江浙地区(     
A.文化教育事业兴盛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造纸技术十分发达D.印刷技术领先全国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八大菜系

宋代苏东坡词两首:《初到黄州》 《猪肉颂》

材料二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材料三   据文献记载,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已有烤肉、烤鱼等食品。商朝伊尹五味调和,周朝出现称为“八珍”的名馔,对后世很有影响。汉魏南北朝时期,中国菜肴迅速发展,名菜大增。汉代娄护发明的“五侯鲭”,即是中国最早的杂烩菜。……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中,载有200多种菜肴。由于佛教的传入和流行,加之南朝梁武帝的提倡,佛教斋食逐步在社会上产生影响,使中国早已出现的素菜得到进一步发展。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的花色菜、食疗菜也有新的发展,中国菜肴又得到较多的发展,中国菜肴的主要风味流派在宋朝时已具雏形。元明清三代,中国菜肴又得到较大的发展,菜肴品种数以千计。

(1)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中国菜肴的发展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特点。
(2)中国菜肴源于中原,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经过各方研究后,亲自决定将中原的豫菜定为国宴菜。直到现代,中国的国宴仍旧是以豫菜为基准来烹调的。请列举一例豫菜名菜。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美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请你为传承与发展中国美食出谋划策。
2024-06-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联考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身经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获此称赞的学者的代表作是(     
A.《我是扬州人》B.《受戒》C.《皇清经解》D.《春江花月夜》
2024-06-06更新 | 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多次登上春晚舞台的少林小子、唱响春晚的文化艺术瑰宝豫剧、赢得阵阵喝彩的太极武术短剧《乳虎啸春》……诸多河南元素在央视春晚熠熠闪光。这些元素共同反映了(     

A.文化河南,底蕴深厚B.传统武术,焕发新生
C.华夏文明,发端中原D.艺术中国,皆出于豫
2024-06-06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考前热身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这时(明朝)的小说等通俗文学和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许多作品直接反映了当时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情感,表达了时代的先进思想。”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C.语言简练,生动有趣D.篇幅简短,题材广泛
2024-06-0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4 年中招历史考试押题试卷(一)
7 . 北京冬奥会的很多元素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奖牌设计形象源于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双连璧,火种台的创意源于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火种灯的设计灵感源于西汉长信宫灯,体现出现代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这三个文物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玉器文化 独特魅力B.青铜文明 灿烂辉煌
C.中华文化 世界领先D.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
2024-06-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8 . 明末清初戏剧家李渔阐述戏剧创作理念:“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这说明戏剧(     
A.具有教化功能B.反映社会现实
C.批判封建道德D.满足市民需求
2024-06-05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2024学年部编版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考古发现,商周时期贵族的服饰上就已经有了龙纹装饰。《礼记·礼器》说:“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衮:古代君王等的礼服)。”汉朝以后,绣龙朝服更是皇帝专享,臣子万万不能沾身。这说明古代龙的形象(     
A.已具备浓厚的政治意味B.更加具有神秘色彩和威仪
C.成为祥瑞与繁荣的象征D.完全脱离普通百姓的生活
2024-06-0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仿真模拟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简”述历史,“牍”懂中华】

材料一   简牍简牍,简有竹简、有木简,牍有竹牍、有木牍。削的比较细比较长的叫做简,削的比较宽的叫做牍。简牍,开启华夏文明的写本时代,是纸张普及前中国古代最为普遍的书写形式之一。2002年,考古人员在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里耶镇的一口古井里,挖掘出38000多枚秦代简牍。薪火赓续间,里耶秦简为延绵至今的“郡县治,天下安”的县域治理理念提供了历史支撑。里耶秦简博物馆又一镇馆之宝“九九乘法口诀表”木牍,是目前世界发现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诀表实物,实证了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九九乘法口诀,比西方早六百多年。

材料二   《简牍探中华》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打造的重点大型文化创新节目,为深入贯彻落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示精神,《简牍探中华》聚焦简牍出土地,通过“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等多种创新表现形式,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简牍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蒙曼在节目中说“中华文明就是这样一代代地交往、交流、交融着,也一代代地传承、创新着。”

——摘编自央视频《简牍探中华》节目

(1)从材料一“简牍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简析央视推出《简牍探中华》节目的原因。
2024-06-0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建始县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