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洋务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41 道试题
1 . 这是李同学在复习完某阶段历史内容之后画下的一个时间轴。阅读材料,解答下
列问题。

材料

(1)请用“世纪”和“年代”来表示戊戌变法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处补充合适的历史事件。
(2)请根据时间轴内容,从中外各选一个事件,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桃江县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百余年的时空转换中,招商局、制药厂、音响公司等企业见证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

——李鸿章《议复梅启照条陈折》(1881110日)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

——摘自虞和平等《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   在旧中国,上海的制药工业实际是加工工业,绝大部分原料都依赖外国进口,因此,我们同业常说,“只有黄浦江的水,才是我们的国产原料。”……(公私合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制药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绝大部分的西药原料,我们都能自己生产了。例如,过去我们信谊药厂的名牌产品“消治龙”,原料都是靠进口的。现在各种磺胺类的原料药,不但上海自己能够制造,供应国内有余,还大量出口远销国外。

——摘自原上海信谊药厂厂长陈铭珊《回忆企业公私合营前后》

材料四   见下面的材料。


1984年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

(现收藏于中国证券博物馆)

        国家在地方试点基础上,开始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1984年,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面对音响设备市场需求增加、急需资金扩大生产的情况,提出搞股份制、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的设想。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成功发行1万股,每股面值50元。飞乐股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

——摘自《改革开放简史》等资料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述李鸿章等人提出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目的及积极作用。
(2)据材料三、指出对上海信谊药厂实行公私合营的实质;归纳新旧中国上海制药工业的原料变化情况并简析其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读“1984年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票证。(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综上所述,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昨日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3 . 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摘自《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时提出的口号。
(2)根据材料二,比较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3)“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是德相俾斯麦在19世纪60年代初,对中日未来发展的预测。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丹东市第十九中学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4 . 近代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海禁大开,欧美诸国大肆来华倾销呢绒等物资,严重打击了南京丝织业、致使机户大批破产、染坊也因之遭到厄运。

——摘编自吕武进《南京地名源》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1)材料一反映了1840年后清朝哪些经济现象?结合当时的国际经济背景,分析导致这些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金陵制造局属于洋务运动创办的哪一类型企业。跟中国传统手工业相比,此类型企业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综上,请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认识。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下列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11年武昌起义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10月至1928年4月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表格中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一事件的口号有哪些?
(2)依据所学知识,从上述表格中指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哪个历史事件?该“转折点”事件是由哪一次国际会议引发的?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重大意义?“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4)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历史事件,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示例仅供参考,不得照抄)

【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选择的史事: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高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论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等,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仍没有改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立了新中国。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代列强的纷扰,一次次触动着‘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中国人麻木的神经,也震醒了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他们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使这腐朽的天地迎来了一缕清风……”这场“运动”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客观上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B.掀起了空前的思想解放
C.促使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D.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7 . 近代以来,众多仁人志士都梦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奋斗,现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工业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财政收入不增加,军事工业便不可能发展。而国家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首先使国家富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洋务派提出“欲自强先求富”,强调以“富”为基础和“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的主张……

——摘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91》

(1)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名称。

材料二   本厂购用官机,己亥(1899年)开始只二万锭,甲寅(1904年)增二万锭……自甲寅(1914年)起……每日纱数增至百一十箱。乙卯(1915年)以后,六万六百锭,纱数同时递增,到本届增至百九十箱。

——摘编自张謇《大生纺织公司二十年纪念开会词》(1917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大生纺织公司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渗透与扩张,加之国内各派军间又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混战,企业集团更是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张謇急于建立庞大的企业体系,陷入欲速则不达之窘境,民国十四年(1925年)仅一厂债务即高达900万两以上。

——摘编自曹琳《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53年农轻重比例(%)57年农轻重比例(%)53—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4)根据材料四表格中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有何意义?

材料五   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经过艰苦努力,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3679亿元。……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约40倍,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7%上升到17%左下。

——摘编自戢广南主编《中华民族大团结》

(5)根据材料五,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变化趋势?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8 . 复兴之路,任重道远。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小明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了兴趣,于是查阅资料,开展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步骤一   探究中国是怎样走向现代化的

◆搜集资料,制作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1年洋务运动兴起
1898年戊戌变法
1911年辛亥革命
1915年新文化运动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4年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22年中共二十大召开

◆梳理资料,得出以下观点

①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   ②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   ③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步骤二   认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小明通过探究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走出了一条新道路。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在哪里?
(2)任选小明的一个观点或自拟一个观点,选择大事年表中的相关事件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广水市九年级五月模拟练习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十分英勇的,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彻底摆脱失败的厄运,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力量。

——摘编自中共党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所起的伟大作用。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广水市九年级五月模拟练习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为实现“清国”的自强,曾国藩、李鸿章等清朝官员所做的努力是(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
B.创办《时务报》《国闻报》
C.发起公车上书,号召变法,迁都
D.创办《民报》,号召创立民主共和国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