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96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历时4个月之久的战事从长江沿线展开,扩及大别山麓、赣北南浔铁路以及武汉近郊,彻底打破了日军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材料中的“战事”是指(     
A.B.
C.D.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散原中学分校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xing),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摘编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这是苦难深重的中国人的一次伟大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国家不但拒绝了中国的要求,而且把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土地和享有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极大地激怒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使他们认识到帝国主义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主要敌人,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和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

——摘编自闫志民《五四运动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三:在中共中央率领红军北上到达陕甘地区前后,日本侵略者加紧对华北的侵略,使平津上空战云密布,整个华北危在旦夕。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北平学生悲愤地喊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共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在1935年12月9日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遭到反动军警镇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5年陈独秀试图唤醒青年,从而掀起了哪场思想解放运动。说出这场运动高举的两大口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拒绝中国的要求后,哪一群体率先觉醒?简要分析五四运动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平学生掀起的这场运动是什么。概括这场运动产生的背景。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青年的每一次“呐喊”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3 . 《八女投江》是“关东画派”创始人王盛烈的开宗立派之作,此画展示了1938年冬八个东北抗联女战士的英雄事迹。这幅画反映了(     

A.东北地区最早抗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妇女地位得到提高D.抗战加速民族精神重构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县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4 .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历史主题探究活动,做了示意图。该示意图反映的主题是(     

A.侵略与反抗B.抗争与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5 . 《解放日报》撰文写道:“中华民族已经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该报道强调(     
A.抗战爆发的背景B.抗战胜利的过程C.抗战胜利的意义D.抗战胜利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鹿:

材料一:同学甲梳理的台湾历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隋朝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今台湾)
元朝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 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 年签订《马关条约》
1945 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材料二:中国诞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彩车上热血青年手持火把,拔开历史的迷雾,攀登真理的高峰,取来信念的火种,点亮革命的火炬,“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烂日出。

——2019年国庆大阅兵解说词

材料三:水力和蒸汽力的应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1786年时曼彻斯特只耸立一个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但在十五年后,却有50个纱厂了。1760年时,曼彻斯特人口不足10万,1851年时人口超过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城市。

——摘编自《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根据材料一,写出1624-1662年,1895—1945年先后侵占我国台湾的两个国家的名称;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了什么行政机构?从材料中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哪一年,中国革命“取来信念的火种”指什么?请你举出一例“点亮革命的火炬”的重要事件?
(3)根据材料三,请你归纳18世纪中后期以来英国曼彻斯特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九年级监测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的统一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的发展趋势,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经济形态上都使中国出现亘古未有的新局面。甚至在疆域方面,亦因统一事业的完成而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奠定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版图基础。

——摘编自邹纪万《秦汉史》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刘玉才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使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民族认同而言,正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全中国的爱国力量都使用“中华民族”来指称中国人。……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百年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胡岩《论中华民族的百年认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期中华民族认同增强的原因,并简述其意义。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分校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代长城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它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这是诞生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这首歌诞生后,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据中华书局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最近,独龙江乡又迎来两件喜事:5月11日,南方电网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彻底结束了独龙江地区孤网运行的时代;五一前夕,独龙江乡唯一的金融机构——独龙江信用社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从勉强温饱到家家户户有产业,从没有一寸公路到大桥大道畅通,从与世隔绝不通水电到5G+数字化小镇,近年来,独龙江乡不仅摆脱了贫困,更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现代化振兴发展。

——据《大桥大道通畅、5G覆盖山乡独龙江“一步跨千年”》

材料四:作为地标性建筑中的突出代表,长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长城内外是故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据董耀会《长城: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长城的功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背景。这首歌的广泛传唱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独龙江乡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回答,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基础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9 . 纪念日及其纪念馆早已融入百姓生活,成为独特的文化印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纪念日及其纪念馆(部分)

日期纪念日纪念馆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辽宁辽阳雷锋纪念馆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北京中国航天博物馆
5月4日五四青年节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节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A__节江西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抗口战争纪念馆
湖南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
9月30日中国烈士纪念日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各地烈士英雄纪念碑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北京天安门广场
北京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纪念日青海海北原子城纪念馆
10月22日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日甘肃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10月25日抗美援朝纪念日辽宁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B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
(1)根据材料,指出A的名称和B的日期。
(2)根据材料,任选其一(示例一除外),指出该纪念日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及其相关史事。
如:示例二:中国航天日:航天精神。
相关史事: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设立纪念日、建设纪念馆的历史文化价值。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尾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某次长沙起义后,毛泽东同志亲自通电嘉勉:“诸公率三湘健儿,脱离反动阵营,参加人民革命,义声昭著,全国欢迎。”材料中的“诸公”应是(     
A.毛泽东、何叔衡B.焦达峰、陈作新
C.傅作义、邓宝珊D.程潜、陈明仁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