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穆罕默德与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87 道试题
1 . “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将其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材料认为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的思想解放B.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
C.保存和传播了西方文化D.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2 . 中国传统文化璀璨辉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改正:                                                              
(2)南北朝时期,王羲之创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改正:                                                              
(3)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改正:                                                              
(4)明朝汤显祖代表作《长生殿》文辞典雅、语言秀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改正:                                                              
昨日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省城名校中考最后三模历史试题(三)
3 . 在现代欧洲语言里,有许多词语和概念源于阿拉伯语,如市场、关税、港口、支票和阿拉伯数字等。这佐证了阿拉伯帝国(     
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B.促进了欧洲城市自治
C.担当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D.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4 . 某班以“多元、交流、发展”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多元·共容】

(1)图一、图二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其中属于大河文明的代表是______,属于海洋文明的是______。(写图片代号即可)
【交流·碰撞】

图示卡片

骑在战马上的亚历山大

文字卡片



        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东西方文明在交流中形成各自的特色。请根据上述两个卡片提供的信息写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两种不同方式。结合所学谈谈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作用。
【互动·发展】
(3)科技与思想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请以“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或“先进思想引领社会变革和进步”为观点,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加以论证。(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阿拉伯帝国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并加以创新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材料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A.奴隶制国家政权影响B.统治者重视人才教育
C.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D.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6 . 阿拉伯帝国对古希腊的哲学、科学著作很是推崇。他们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加以注释。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与东方交流密切B.科技领先世界
C.继承了希腊文明D.文化兼容并包
2024九年级下·江苏苏州·专题练习
7 .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摘自《后汉书》

材料二   隋唐是中国造纸术的进一步发展阶段。这时所用造纸原料有麻类、楮皮、桑皮、竹子等,麻料仍为主要原料,但其他原料纸产量则比前朝大有增加。社会上的纸的消耗量亦甚可观,(唐代书院兴起)集贤书院,公元849年一年内就用蜀纸10000多张;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印本《金刚经》,是这一时期印刷品的代表作,印刷业又是大量消耗纸的另一领域。

——潘吉星《中国造纸史话》

材料三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传入欧洲,1340年意大利出现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如图为造纸术的传播路线(中国——阿拉伯——欧洲——美洲)。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史事?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造纸业发展的表现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造纸术的传播路线,运用相关史实说明不同时期造纸术何以不断外传?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江苏苏州专用)
8 . 8世纪中期,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 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有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有从 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该材料说明(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的最大港口B.巴格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
C.阿拉伯帝国把世界连成了一体D.阿拉伯帝国商业贸易非常繁荣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9 . 印度人创造的计数法由0—9共十个计数符号组成,以早期的形式传给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对其进行改造后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这表明(     
A.文化交流促进了文明进步B.古代印度科技领先世界
C.阿拉伯人发明阿拉伯数字D.阿拉伯帝国横跨欧亚非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部分多校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8世纪,阿拉伯都城巴格达市场上汇聚了来自各地的商品。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和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和染料;从中亚细亚运来的红宝石、织造品;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和毛皮。这表明(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阿拉伯帝国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C.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桥梁D.商业的发展是阿拉伯帝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