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48 道试题
1 . 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的类型向另外一种存在的类型的转变。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646年和1868年的日本】
(1)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是什么?
(2)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此次改革中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861年和1917年的俄国】
(3)俄国1861年的改革废除了哪一制度?
(4)俄国1917年的哪一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此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1956年的中国】
(5)1956年底中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6)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何启示?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前第二次综合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文字是1917年某政府档案文献中的内容,这反映出(     
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归为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教会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A.巴黎公社的进程B.十月革命的性质
C.罗斯福新政的特点D.苏联新宪法的内容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历史阶段性练习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梦想重大探索代表人物探索层面
洋务运动李鸿章、张之洞等器物层面
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制度层面
民主共和梦孙中山
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
(1)材料一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提示:“梦想”必须反映该次探索的主要主张或口号,“代表人物”②中写出1个即可)

材料二:然自马氏与昂格斯合布《共产党宣言》,大声疾呼,檄告举世的劳工阶级,促他们联合起来,推倒资本主义,大家才知道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做不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绝大的功绩。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材料二中的“《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有何关联?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材料三:针对“600万头猪被杀,400万头牛被宰来调整家畜和肉类的价格”这条美国报刊新闻,有人认为:“数百万同胞还饿着肚子,杀这么多头猪?”也有人认为:“从道德上讲是个问题,但又怎样?畜牧业也得活啊。”

材料四:它仍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国家,比例庞大的农民人口,他们的动向意愿,左右着苏俄的经济前途……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群众脱离的,……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

——列宁

(3)材料三、四反映了美国和苏俄分别面临怎样的困境?两国是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的?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2024年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一)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这是因为当时(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B.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后期,青铜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2)宋代自秦国引进的优良稻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广泛种植。
(3)我国将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4)苏联农业集体化浪潮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终止,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农庄。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寿春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21年苏俄钢铁产量跌到一战前2%的水平,棉花产量只有一战前的5%,耕地面积与收成分别只达到一战前平均水平的62%、37%。为此,苏俄(       
A.废除土地私有制B.农奴自由转换职业
C.实施新经济政策D.通过《农业调整法》限耕减产,补贴农民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三)
7 . 列宁指出:“过去,农民不得不去拯救国家,同意实行无偿的余粮征集制,但是它现在已经承受不了这样的重担。”这一认识推动了苏俄(     
A.实行新经济政策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落实“福利国家”D.推行农业集体化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初中结对帮扶学校九年级摸底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8 . 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中考历史真题
9 . 古今中外,农民的处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背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农民的处境如何?

材料二   通过减租减息,农民的经济地位大幅度提高,激发了底层农民的革命热情,促使其积极投身抗战革命,减租减息政策的推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吴明怿、黄晓玉《论抗战时期冀鲁豫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图1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图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材料二中的文字材料与图片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内容?请任选其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该事件给农民带来的变化。(注意:史论结合)

材料三   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在农村推行的举措及成效。并分析邓小平的举措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关系。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柳州市第十三中学中考四模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了苏俄(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及其产量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全面开展B.苏联模式的确立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九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