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3 道试题
1 . “联合”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请按要求完成有关“联合”的探究式学习任务。
步骤一:回顾历史上“联合”
(1)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结构的构建。(提示:将结构中英文字母代表的内容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无论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所占比重则大幅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8年西欧六国成立了经济共同体。

材料二:表格以资本主义世界产值等指标为100%,表格中的数字代表各国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百分比。

1970年工业总产值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
美国(%)37.815.215.5
日本(%)9.456.914.6
联邦德国(%)10.112.25.3
法国(%)6.46.4

(2)回答: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并指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布局呈现什么变化?
步骤二:总结“联合”的原则
从步骤一中所呈现的历史上的有关“联合”,你认为国家间的“联合”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步骤三:解决现实中的“联合”
当今世界有许多问题必须通过世界各国的“联合”行动来解决。请举一例,并说明你的理由。
2019-04-0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多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下三幅图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请仔细观察,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二: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1反映的是一战前剑拔弩张的气氛,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2)材料一中图2反映了二战前法西斯反动势力的猖獗,形成了什么集团?
(3)材料一中图3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形势?
(4)材料二中“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面对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2019-04-02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江心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3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经济决定政治,辨别正误,加以改正。
(1)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2)为了摆脱1929一1933年的经济危机,德国和意大利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3)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导致一战的爆发
(4)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富强起来。
2019-03-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和日本则(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发动内战C.走上法西斯道路D.实行改革
6 . 下列行迹是日本法西斯所为的有(   
①推行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七七事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19-03-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价格突然暴跌。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33年3月,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

材料二: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在经济大危机中,日本经济受到重创。……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为了寻找出路,军部法西斯势力积极推动对外扩张。

材料三: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结合上述材料,提炼有关史实来说明下述观点。
观点: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下,世界各国纷纷寻求对策,最后形成了不同的结果。
史实(1):
史实(2):
史实(3):
2019-03-2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检测题
8 . 下表: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单位:万)

根据上列表格,可知纳粹党
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B.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
C.因经济危机加剧而发展
D.极具欺骗性、煽动性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一个月内股票价格下跌40%。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标志着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到来。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加拿大、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并波及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而且遍及工、农.商、金融等行业。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29年下降40%以上,国际贸易额下降60%以上。大批银行倒闭,整个信贷制度濒于崩溃。3000多万工人失业,几百万小农破产。

材料二:

工业生产(下降比率)对外贸易(下降比率)失业人数
美国50%75.5%1700万
德国40.2%70%600余万
日本32.5%50%近300万
资本主义国家1/3以上2/33000万以上

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四: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社会经济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2)美国是怎样摆脱这次经济危机的?在这次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
(3)材料三中“僵化的苏联模式”指什么?
(4)根据所学知识,你知道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左”倾错误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2019-03-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武冈二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分析如下图两个图片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图一反映了发生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件什么事情?
问题二:面对这个事情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两条不同应对方法,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一种是以德、意、日为代表。这两种方法各是什么?结果如何?
问题三: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是哪一个法西斯国家对美国什么地方发动了袭击促使了美国的参战。
问题四: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谈谈你的认识。

罗斯福出生于显贵家庭,年轻时就在政坛崭露头角。39风那年,他突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残疾,但他并未因此灰心丧气。3年后,他拄起双拐,重返政坛,1933年以多数票当选,成为“坐在轮椅上的总统”。

2019-03-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同乐学校2019届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