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慕尼黑阴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1 .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某一次会议上几个国家领导人的留影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华盛顿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签订《九国公约》的华盛顿会议
D.慕尼黑会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英国这一主张在下列哪次会议中得以体现?
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这里的“死亡证书”指的是
A.《凡尔赛和约》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D.《欧洲联盟条约》
5 . 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5年2月3日,美、英、苏三巨头聚在一个名叫雅尔塔的小镇进行秘密谈判。会谈的目的是美、英双方希望苏联尽早落实对日宣战的时间,苏联则为此提出诸多要求,有许多内容涉及中国的主权。罗斯福为了尽快让苏联出兵以减轻美军的伤亡,对于斯大林的要求并未加以拒绝,只是认为涉及外蒙古、大连商港和旅顺军港以及中长铁路的相关协议需要征求蒋介石的同意,而斯大林则建议此事应由罗斯福向蒋介石通告,并保证获得其同意。然而三方在会谈后发表的公告中,却对这些内容只字未提。
       6月10日,美国大使奉总统的命令,向蒋介石当面报告有关雅尔塔会议中苏方提出的参战条件……这下子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斯大林对中国充满野心他是预料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总统居然为了本国的利益,真的会牺牲他国的权益。至于谈判的最终结果,斯大林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郑会欣《“忍气吞声,负重致远”:从蒋介石日记看他对雅尔塔协议的态度》
材料三     1945年后,经济冲突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抵触是一致的……然而意识形态上的相互猜忌,却使美苏之间的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双方都逐渐相信,对方企图摧毁自己的一切生活方式。包围与颠覆——这对孪生妖孽,在双方似乎能证实自己的假设不虚时,使真正成为一种存在的实体了。
                                                                                                                        ——(美)罗伯特·帕克斯顿《西洋现代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受害者是哪一政策导致的?推行这一政策、出卖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国家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真的被激怒了”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在雅尔塔进行的秘密谈判是大国之间的政治交易,请依据材料二说明在这场交易中,美苏各自的诉求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导致美苏之间“利益冲突转为情感上的不合”的原因是什么?美苏为“包围与颠覆”对方而建立的“实体”叫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当时大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什么?回顾历史,面向未来,你认为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该承担怎样的历史责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这个协定签订后,自德国返回伦敦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但是,不到两年,英国就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这个协定”是
A.《九国公约》B.《慕尼黑协定》C.《双十协定》D.《巴黎协定》
2018九年级下·广东·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慕尼黑阴谋
C.罗斯福新政
D.巴黎和会
2018-05-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学科网2018年5月2018届九年级第三次模拟大联考(广东)-历史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可预计最后鳄鱼也把他给吃了。”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下列事件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是(     
A.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B.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C.慕尼黑阴谋D.雅尔塔会议
2018-04-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2018届九年级历史模拟考试试题
2018九年级下·江苏苏州·专题练习
9 .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关系,对考查当代国际关系有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回忆录中写道:“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只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他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他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材料二它不仅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而且提高了希特勒在国内的威望,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英法只图苟安一时,以为借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便可缓和他们自己与德国的矛盾。……但是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他们,轻蔑地把他的对手叫做“一批可怜虫”,越是敢于放手发动侵略战争。

材料三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都比德、意、日集团占明显的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以上三则材料摘编自《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这个和约是什么?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为什么认为该和约对其不公?此和约对战后新秩序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英法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它使英法长期实行的什么政策达到了顶峰?它对当时世界局势的走向产生了什么危害?
(3)材料三中的联盟指什么?联盟得以成立并能维持的共同目标是什么?联盟的成立有什么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