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杜鲁门主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1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展示了20世纪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重大事件,图中①处应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希特勒建立法西斯政权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今日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九年级历史三模试卷
2 . 战争苦难思和平,构建和谐社会、共铸命运共同体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合作才能共赢。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部编版教科书《世界历史》(九下)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没能建立起支撑公允和持久和平的国际体系,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雅尔塔体系本质上也是基于大国划分势力范围。苏美争霸使世界陷入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尽管竞争和对抗激烈,但两大集团力量的相对均衡维系了世界大体和平。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一系列国际治理机制日臻成熟,并且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发挥着作用。

——傅莹《看世界》

材料四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战”前夕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最突出的矛盾。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材料二战后“同盟国分裂”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3)依据材料三,找出美苏争霸没有引发新的大规模战争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开始于哪一年?根据材料四,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是什么?“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世界历史在不断对抗与合作中演绎,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从“时代”“格局”和“人”三个层面来看待战争缘起和战争责任。从“时代”看,现代条件下(含义之一是全球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大国霸权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技术的迅猛提高,是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条件;从“格局”看,20世纪初两大对立的同盟体系和军事集团的新格局的形成,为从局部战争演化为全面战争埋下了祸根……

——根据潘人杰、李巨廉《关于世界大战起源问题的若干思考》

材料二   《联合国家宣言》把26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肤色的国家集合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和旗帜下,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实现了一切反法西斯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大联合,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为反法西斯国家扭转被动局面,进而夺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材料三   战争临近结束时,这种由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的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大同盟也因内部不和而走向分裂,并在两三年内便为时常像要变成热战的冷战所取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时代”和“格局”两个角度,说说“20世纪初可能发生世界大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请列举盟国“实现了一切反法西斯国家的政治、军事大联合”行动的史实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冷战”对峙局面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梦想,请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毕业会考模拟练习卷历史试题(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所示(左图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右图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历时参战国卷入人口死亡人数
一战4年多30多个约15亿1000余万
二战6年多60多个约20亿5000余万

——根据百度词条整理

材料三   冷战的结束使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走向缓和,……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冲突。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       

——摘自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中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对抗引发了哪一场战争?指出该战争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
(3)材料三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回答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泗阳县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资本主义世界的驱动核心由“欧美”变成了“美欧”,美国由此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同时,苏联把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整个东欧。由英国所主导的殖民经济体系,自此正式被美苏两国各自主导的新的利益分配体系所取代。而美苏之间的争霸,也由此展开。其开始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约的成立
6 . 亚太地区是亚洲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简称。近年,亚太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亚太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为缓和在亚太地区的矛盾,通过召开会议对亚太地区进行了“重新安排”。

材料二: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是第二次大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就开始了战略重心东移的进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如此诠释美国未来10年的亚太战略:把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大幅度增加的投入锁定在亚太地区。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

(1)材料一中的“第一次世界战后在亚太地区召开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写出此次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局面”的条约名称。
(2)材料二表明二战后美苏在亚太地区存在激烈竞争。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哪一事件使40多年的美苏冷战宣告结束?
(3)材料三体现了美国的什么野心?这一野心受到那些力量的牵制?(1例)
(4)你认为应该如何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历史考试试卷
7 . 团结合作,达成共赢乃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述有关“合作共赢”这一主题的探究任务。
【团结合作,共铸辉煌】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中华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进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社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平型关大捷的意义。依据材料中的文字,写出“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国际携手,共赢世界】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2)上述文献中体现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共同签署的文件是什么?写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哪场战役。
【化友为敌,美苏对峙】
主题:美苏争霸

(3)结合所学知识将上面图表中A、B两处补充完整,指出二战后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
【联合发展,共创繁荣】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摘编自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下卷

(4)材料中“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是指最终在1993年建立的哪一组织?
(5)当今世界格局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仍存在许多破坏和不利于团结合作的因素,你认为国家之间应该在哪些问题上加强合作?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九年级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四)
8 . 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关系的主角。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德之间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什么?1919年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的条约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20世纪60年代法、德等西欧国家成立了哪一组织?
(2)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国家成立了哪一组织?1947年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什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牵制美国,成为推动世界格局哪一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
(3)你从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中获得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大安市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9 . ______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______是美苏“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运河教育联合体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在战后争夺远东及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斗争中,美英两国既是对手,又是反对日本扩张的伙伴。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激烈地与英国争夺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并向英国自治领和南美洲渗透自己的势力,但美国深知,在亚太地区,在与其主要的敌人日本的争斗中需要英国的支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图A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依据材料一,概括美英“既是对手,又是伙伴”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影响。

材料二

图B各国代表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

斯大林在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信中提出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苏联卫国战争所带来的压力。但是丘吉尔拒绝了斯大林。后来美英既害怕德国打败苏联,又不想耗费自己的实力去帮助苏联,所以一直将开辟第二战场的事情拖了又拖,直到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苏德战场形势扭转才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摘编自张媛、刘文彪等《诺曼底登陆打开西方大国政治利益新格局》

(2)指出图B的标志性意义。依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材料三

图C英国马歇尔计划海报

(注:一位英国妇女脚踩高跷,两只高跷上分别写着“马歇尔”和“援助”,她前面的英文翻译为“更好的生活”)

经过两年多的酝酿,美国“遏制”苏联、控制中间地带、称霸世界的战略原则终于出笼了,它的出现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美苏由盟友变为敌人,原因错综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两国在战后不同的对外战略构想的碰撞,而关系最大的是通过二战积聚的实力以及战争形势造成的既成事实。

——摘编自戴小江《从战时同盟到美苏冷战》

(3)指出图C中英国对马歇尔计划的态度。材料三中“它”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美苏由盟友变为敌人”的因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大国关系与世界政治格局之间关系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