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约组织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到1913年,美国的工业生产由原来的世界第二位升至第一位,德国由第三位升至第二位,英国则由第一位降至第三位,20世纪初,世界已被瓜分完毕,英国占有了最大份额的殖民地,德国则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分界、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寻找同盟者,以维护既得利益及取得争霸场上的战略优势。于是,在欧洲舞台上逐渐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战后的敌手,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格局形成。

——摘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历史地图册》(九年级下)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个大转型时期.美国建立单极霸权的企图遭到世界各种力量的抵制.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等都以各自的方式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一些小国.弱国在新世纪的舞台上也努力坚持独立自主,依托地区性国际组织联合发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摘编自于沛等《世界现代史》(第二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并指出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并谈谈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趋势。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
2 . 下图反映的是二战后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该局势(     

A.标志着北约与华约全面对峙形成
B.说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走向崩溃
C.是世界大国帮助德国重建的结果
D.表明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文昌市部分学校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以加入上述宣言。

——1942年1月1日签字于华盛顿的一国际条约

材料二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1949年4月4日签字于华盛顿的一国际条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国际条约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上述条约签订后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3)综上所述条约签订后形成的国际组织对世界局势的影响有何本质区别。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4 . “冷战的兴起”、“北约与华约的对抗”、“苏联解体到多极化趋势”等信息反映了(     
A.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与挫折
C.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美国的霸权主义B.两极格局的形成
C.社会信息化D.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所示图片为 1919 年发生的中外哪两个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事件有何历史联系?
(2)材料二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出现的哪两个军事集团?由此,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3)当今世界形势总体走向缓和,但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了世界和平发展。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3的年伊拉克战争,地区冲突时有发生。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当今世界格局正朝什么方向发展?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应如何应对?谈谈你的看法。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第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冷战时期苏联的讽刺漫画《这是一件好事》。该漫画旨在(     

A.揭露杜鲁门主义的实质B.讽刺美国对同盟国家的压榨
C.批判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鼓动殖民地人民反抗美国
8 . 九(1)班同学开展了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参考了《巴黎和会亲历记》《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的国际外交风云×冷战电《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柏林危机的始末》《苏联解体;政治过程分析》等书籍或文章。据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世界格局的演变B.冷战的结束C.欧洲的联合D.德国的分裂
2024-06-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9 . 2024年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的祖国和世界】

材料一   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溃败,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和对抗重新浮现,特别是美苏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发生严重对立,双方开始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所谓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臧嵘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历史(必修I)》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出现冷战对峙局面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推行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新中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彻底扫荡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势力,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重塑了世界政治地图,有力推动了维护国际和平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对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对人类和平、民主、正义、进步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29日)

(2)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我的祖国和家乡】

材料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任外交部长,他出生在江苏淮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我的祖国和我】
(4)时代风云激荡,历史沧桑巨变。在祖国75华诞到来之际,我送给祖国母亲的一条祝福语是?
2024-06-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际组织条约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该组织是(       
A.轴心国集团B.国际联盟C.北约D.华约
2024-06-11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