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三次科技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03 道试题
1 . 人工智能(AI)已经走入了普通大众的视野,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很多跟AI相关的产品。比如ChatGPT、AI美颜、AI换脸等。下列科技中为AI的研发奠定基础的是(     
A.电气科技的进一步发展B.信息技术的发展
C.5G通信技术的广泛运用D.生物科技的革新
今日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技术让生活更美好。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为开发山林创造条件。
(2)宋应星全面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编写《农政全书》,被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3)1825年,英国人瓦特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C20教育联盟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最后一卷
3 . 以下促进人们佩戴的手表功能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信息技术的进步B.钟表行业的发展
C.人类审美的需要D.体感舒适的程度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新华学校等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4 . 下面的三幅图片分别呈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巨变,据此可知,它们的共同点是(     

A.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B.加剧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
C.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D.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昨日更新 | 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辉县市共城初级中学、吴村二中、文昌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4—15世纪①西欧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分工生产
1602年②莎士比亚完成《哈姆雷特》的创作
1689年③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787年④美国制宪会议制定美国宪法
1785年⑤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921年⑥苏俄开始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1930年⑦苏联开始大规模建设集体农庄
20世纪90年代以来⑧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据吴于、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编制

阅读材料,提取两个历史事件(写出序号即可),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至少一个历史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昨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预测卷(一)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欧洲价格昂贵的羊皮纸和落后的抄书形式限制了文化的传播与普及,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传入,反映人文主义思想的著作风行欧洲大陆;火药和火器的传入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要获得火药和火器,就要有工业和金钱,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反对封建贵族的武器;由于指南针的应用,地图的准确性加强,哥伦布正是凭借根据“地圆说”所绘制的海图去扬帆探险的。

——摘编自沈定平《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欧文明的影响》

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英国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连为一个整体……1846年,英国煤炭年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英国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摘编自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

材料三:随着战后科技革命的开展,农业人口急剧减少,从事信息生产的人员迅速增加,智能因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电脑的使用缩短了产品的设计时间,产品更新换代快,家用电器日新月异,人们甚至可以在家里与医疗信息库接通。科技高度发展,武器的破坏力剧增,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反而受到制约。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198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他还指出:“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1995年,我国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我国“九五”科技攻关,获得2万多项成果,累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4300多亿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具有世界意义”的观点进行具体说明。
(2)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科技水平取得巨大飞跃的原因。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斯蒂芬森先生带着我和他一起坐在发动机的凳子上…你看不到任何前进的原因,除了这个神奇的发动机及其飞似的白烟和节奏匀称、不变的步速。”

——1830年某人的一次旅程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纵观近几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下图)

(1)作者这次神奇的旅行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白烟”是燃烧什么燃料产生的结果?
(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分别是哪种动力机器的应用?
(3)无论是北斗,还是空间站,都说明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这一领域的兴起与哪一次科技革命有关?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适应性考试题
8 . 社会变革是伟大成就,亦是成功密码。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张老师以“社会变革”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观察图片——见证技术进步】
(1)从下面两组科技发明中分别选择一项简述其历史作用。

任务二【释读史料——体会制度创新】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美两国革命的首创性。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任务三【提炼观点——感受思想变革】
(4)思想价值观念在社会变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社会变革既需要思想价值观念的同步变化,更需要它开辟道路。请从下图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选择三个及以上的史事,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9 . 【技术革新】

从生存和繁衍的角度来说,小麦可说是地球上最成功的植物。但是人类需要为小麦除草, 除虫浇水,从早到晚忙得焦头烂额,不仅患上椎间盘突出、关节炎这类疾病,还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 荣。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商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但是,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疾病与犯罪等社会问题。

进入21世纪,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正在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 的变化。另外,人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之时,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也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摘编自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人教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围绕“技术革新与人类社会发展”,任选角度,自拟标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初中联盟2024年中考信息卷(2)历史试卷
10 . 【不断发展的近现代社会】

材料一   19世纪末,美国的工程师威廉菲尔普斯伊诺,起草了世界上第一个交通法规《驾车的规则》。这部法规对当时的道路交通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来的交通规则奠定了基础。伊诺在制定交通规则的过程中,发明了停车标志、人行横道、交通圈等一系列设施,使得道路出行变得更加安全有序。

——(英)汤姆斯丹迪奇《车轮上的历史》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快捷的了解、获取信息,时刻感受到与外部世界的变化。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使人们建立联系实现沟通更为方便。网上音乐、视频和游戏使现代社会的娱乐和休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工程师起草《驾车的规则》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