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可持续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2023·全国·一模
1 .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共富篇】

“下姜故事”是浙江乡村振兴的典型样本。下姜村坚持党建引领,牢牢把握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新农村建设结合;通过数字赋能,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打造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区;创立“大下姜”品牌标识,做强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解锁了从“穷山村”到“绿富美”的共富密码。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下姜村实现“绿富美”的共富密码。
【共治篇】

浙江大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推动“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聚焦群众关切、听取群众建议、破解治理难题。村社群众可以通过“民生议事堂”表达意见诉求,协商讨论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建议。“民生议事堂”将一个个散落在基层的协商“小场景”,转化成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撬动民生的“大幸福”。


(2)“民生议事堂”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是什么?村社群众采用了哪一形式行使民主权利?这对基层建设有何重要作用?
【共识篇】

浙江以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激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敢于斗争的精气神,时刻保持“干就干得最好、做就做到极致”的拼劲和闯劲,真正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成为浙江的鲜明标识,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激发强大精神动力。


(3)材料体现了浙江人民具有怎样的民族精神?这对浙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何重要意义?
2023-05-17更新 | 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 历史与社会试题
2023·全国·一模
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2 . 读“杭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据显示,杭州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杭州人口总量呈现下降趋势B.杭州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
C.杭州老龄化程度逐步缓解D.杭州青壮年劳动人口过剩
2.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人口的发展,杭州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                    ②提高外地人落户杭州的门槛
③加大优化生育的政策力度                           ④建立完善家庭养育补贴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5-17更新 | 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 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我们中国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生存境界。当从网络论坛中看到下面《当代公民的绿色行动》的跟贴时,请你也加入其中吧!
绿色使者 发表于:2009-3-29 22:38:00第3楼
1.爱护每一块绿地
2.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步行。
回复 引用

在你加入时,请为自己起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网名,并填写在下表第一栏的横线上,然后根据上贴跟至少4条可操作的绿色行动。
_____________  发表于:2009-4-15 15:00第4楼
回复 引用

4 . 下图中的漫画带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B.禁止有污染行业发展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垃圾智能回收箱逐步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节约的自然资源是(     
①土地资源②金属矿产③森林资源④煤、石油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3-0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8.2 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一课一练-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
6 .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2020年9月,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收获的喜悦在各地弥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彰显了 “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     
①展示我国农村改革的新面貌、新成就
②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农民依法行政
③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
④提升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 . 很多国家都规定了“休渔期”,是为了( )
A.保障渔民的休息B.加强文化教育
C.减少居民的鱼类消费D.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09-2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测试卷
8 . 探究“十面‘霾’伏”。某班历史与社会合作学习小组对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的雾霾现象进行探究活动,获取了以下三组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组:看现象】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使能见度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霾又称灰霾,是指大量细微的固体尘粒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霾中的一些固体尘粒能通过呼吸进入并滞留人体,对健康产生危害。


(1)雾霾现象属于哪类环境问题?

【第二组:探影响】雾霾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学习小组获取了下面一组图片:



(2)根据上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

【第三组:究原因】北京环保监测中心张大伟分析了雾霾现象的原因: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包括燃煤污染、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和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雾霾严重的根本原因;第二,扩散条件不利是造成雾霾严重的直接原因;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加剧了雾霾现象。


(3)国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雾霾现象?
(4)你认为华北地区雾霾天气最严重会出现在哪个季节?为什么?
9 . 以下能够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时间就是金钱D.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10 . 珍惜地球资源,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下列符合低碳生活行为的是(   
A.用精美包装纸层层包装礼物B.购物时向商场索取购物袋
C.出门尽量步行或乘公交车D.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