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与山为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读图一《澳大利亚牧业及降水量分布图》、图二5°S左右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降水量自北、东、南三面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______
(2)澳大利亚牧业的分布特点:受气候影响,澳大利亚的牧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的草原上。畜牧带的分布与降水量基本______,呈______状分布,北部养______,南部养______
(3)图二的牧业则主要分布在______(填字母A\B\C\D)区域,这主要是受______因素影响。
2024-05-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锦绣育才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社会试卷
2 . 不同区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区域与其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A.瑞士——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
B.日本——傍水而居——水上都市
C.肯尼亚——草原人家——现代化牧场
D.美国——家住平原——用机械化种庄稼
2024-03-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下图所示为沿我国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地形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①处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被誉为“世界屋脊”
B.②处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C.③处气候干燥,河流较少,水资源缺乏
D.④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2024-02-2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第七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评估社会试卷

4 . 粮食安则天下安。中国粮食连年丰收,长期保持库存充足。读建有粮库的甲、乙、丙、丁四地位置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下列对图中A山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山脉的东面是华北平原,西面是黄土高原
C.是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D.山脉位于热带地区、中纬度地区,呈南北走向
2.图中最符合天然低温、干燥库存条件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4-02-11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科综合评价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___(国家名称)B_____________(河流名称)
C_____________(山脉名称)D_____________(河流名称)
(2)水稻是一种“喜高温、喜湿润”的农作物,分析乙区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3)甲区域南部沿海地带也种植水稻,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水稻生产方式有什么不同并从人文角度分析其原因。

6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二照片拍摄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一中的______处。(     
A.①B.②C.③D.④
2.甲村的人数、规模都比乙村大,主要原因是甲村(     
①地形平坦②气候湿热③地处山区④靠近河流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09-18更新 | 2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音乐学院附属音乐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安第斯山脉是南美洲开发最早的地区,独特的山区环境造就了印第安人超凡的农业智慧。下列生产活动能体现其智慧的有
①在海拔较低的山坡,开辟梯田种植玉米等
②随着干湿季节变化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③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放牧驯养羊驼和骆马
④采用现代的农业机械,重视畜牧业的科研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8 .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是亚欧分界线的一部分,请写出他们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__(山脉),   
B_____________(湖泊);
(2)a河流注入______(大洋),其流向是________
(3)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亚洲河流分布特征的图是________,亚洲河流呈现如此分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①、②、③、④四种气候类型与甲、乙、丙、丁四地对应:

甲—______,乙—_____,丙—_____,丁—_____; (填数字)
(5)请描述丁地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各地不同的气候,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方面描述
(6)P所在区域传统民居有何特点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