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汉代的“大一统”思想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统一思想,即建立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的一统实现政治的一统;其二是维护中华民族领土的统一,即通过地域的一统实现民族的一统……都是形成共同民族认同的重要前提。

——摘编自刘文剑《“大一统”思想发微》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汉时期实现“大一统”的措施。
(2)材料二的图片从不同方面印证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中,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有_________和_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
(3)仿照示例,写出材料二图片B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
示例:图片F所示的《步辇图》既能反映唐朝的绘画成就,也能反映唐朝的民族交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原因。
2 . 汉武帝建立,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各地官员的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     
A.分封制B.察举制C.推恩令D.刺史制度
2024-03-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政治制度的创立、传承与发展:汉承秦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制汉制
政治措施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皇帝制度沿用不废
三公九卿沿用,名称、职能略有改变。
◎郡县如秦制,另有封国制与之并行。秦设36郡,后增至40郡,县约1000个;西汉的郡国从秦朝增至103个,县1587个。
◎武帝采用主父偃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

(1)图表展示了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______请在表格的A、B处填写合适的内容。A______B______
(2)根据材料,说说秦朝在地方上的政治举措对国家发展和后世分别有什么重大意义。
(3)对比秦汉制度,汉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产生了什么负面影响?汉武帝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2024-03-12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4 . 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权。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     
A.实行“削藩”B.颁布“推恩令”
C.大封同姓王D.合并郡县
2024-03-11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暨阳初中教育共同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期中历史与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7年级5班同学就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行探究性学习,共有以下三个任务,请你一起完成。

材料一

材料二

炎帝、黄帝作为华夏集团的两大部落首领……他们通过以战促和,以德报怨,经过联盟和与其他民族、部落的融合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族群大融合,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之路。

——摘自李俊《炎黄文化与中华民族长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材料三   战国时期,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天下怎样才会安定?”孟子回答:“定于一(统一)。”梁惠王又问:“什么样的人能统一?”孟子回答:“不嗜好杀人的人能统一……真能如时雨润物般仁爱百姓的话,百姓就会源源不断地投奔而来,就像江河由高处向低处奔流一样自然,有谁能阻挡呢?”

——摘自《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四

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 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在郡下设县。这些郡县完全由中央和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

——摘自《秦汉史》

材料五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王的势力也膨胀起来,出现“尾大不掉”之势,(主父偃)偃说上(汉武帝)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必捅自销弱矣。”

——摘自班固《汉书·主父偃》


(1)请写出材料一图中A、B两处的遗址名,并结合两则材料概括中国文明起源的特征。
(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子认为天下大势是什么,以及孟子主张的施政理念。
(3)孟子所在的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出现了哪一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它的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为管理地方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
2024-03-10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尚志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社会·法治试题-初中历史与社会
6 . 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     

   

A.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B.继承了春秋战国货币的风格
C.促进了货币种类的多样化D.适应了商业贸易繁荣的形势
2024-02-2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兰溪二中共同体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社会法治试题
7 . 如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该图可以用来研究汉武帝实施“推恩令”(     
A.背景B.措施C.结果D.影响
2024-02-14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调研历史与社会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所指的制度(措施),并写出②制度(措施)的作用。
(2)根据示例,请在材料二中另选一幅图片加以解说。(温馨提示:可以从名称、时期、地位、影响等方面介绍)

示例:图1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痕迹,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之一。

(3)综合上述材料,请谈谈你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
2024-02-13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卷-初中历史与社会
9 . 下图是秦未至西汉文帝时期人口数量变化表。导致b阶段人口数量提升的原因是(     
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奉行法家学说D.实行“焚书坑儒”
2024-02-1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桐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题
10 . 某班围绕“沧桑千年,中国如何成长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任务。
【任务一】聚焦观点,认识统一历程
第一组同学在阅读林剑鸣的《中国古代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后,摘录了以下文段。

自秦王朝建立、统一国家的出现到真正完成统一,应经历三个时期:第一,秦始皇创建的秦王朝,乃是统一中国的开始,其统一仍停留在制度上的层次……第三,西汉王朝建立之后,才将统一推进到社会文化的深层即价值观的统一。

【任务二】研读地图,了解交融进程
第二组同学根据教材梳理制作了以下两张图

【任务三】走进文物,感悟文化辉煌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在辽阔的大地上各族先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1)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摘录中的任意一观点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据图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空间特征,并结合资料分析其历史影响。
(3)同学们准备制作介绍册展示灿烂的中华文化,请仿照示例,完成造纸术的介绍词。
2024-02-1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社会法治试题 -初中历史与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