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变迁折射了近代以来中国命运的沉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世纪初世界秩序的变动与重建中,中国逐渐主动参与。……这一次中国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并有着自己的明确诉求。

——王建朗《从世界秩序的变迁中观察中国》

1919年1月27日,顾维钧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

——石源华《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二次大战是一次国际政治舞台重新洗牌的时期,历史给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大国意识与大国作为》



《联合国家宣言》签字仪式   开罗会议三国领导人       《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推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还在不断为全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发展数字经济和共享经济等。

——《人民日报》


(1)分析材料一,在20世纪初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中国主动参与,有怎样的“明确诉求”?其结果如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相关史实说明中国抓住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变迁以及这一变迁给我们的启示。
2022-11-11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嵊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2 . 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他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1)请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这些原则的内容。根据材料说说这些原则在国际交往中的意义。

材料二: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

——美·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


(2)材料中提到的史实有哪些?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部分重大外交活动。

2001年,我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14年,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举行。

2016年,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在杭州成功举行。

2017年,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召开。

2020年,中国与欧盟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2021年,金砖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领导人以视频方式举行了第12次会晤。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3)材料三反映出我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说说这些外交活动对中国的影响。
3 . 相同的辛丑年,不同的境遇地,中国早已“换了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1辛丑年《辛丑条约》签订                                      2021辛丑年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丧权辱国                                                “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1)材料一中的条约签订,给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两幅图的对比,归纳百年中国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这一重大论断,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2)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这一重大论断。(温馨提示:此题采用分层给分。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1-06-2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6.16】【omo】【初三下】【社会00058】
4 . 中美关系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回顾历史,两国有斗争也有合作。结合下列历史镜头,回答问题。

(1)镜头一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2)镜头二中的开罗会议是中国近代100多年以来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请说明中国能参加这次会议的理由。
(3)对于镜头四的历史事件,当时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
(4)根据上述历史镜头和当前形势,分析发展中美友好关系的重要性。
2020-10-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鄞州区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社会法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同源,有过友好交往,也有过战争厮杀。作为 21 世纪的大国,面向未来,中日关系将往何处去?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但到了近代,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对亚洲大陆进行长期侵略。


(1)根据材料,分别列举能证明隋唐时期和近代中日关系的具体史实。

材料二:1873 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1898 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


(2)材料表明清朝统治者对日本的态度有何变化?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1945 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 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 21 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3)结合材料一至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表述严谨。)
2020-04-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4月模拟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