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功绩的组合,正确的有(     
①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②陈独秀——参加中共一大
③毛泽东——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取得胜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8-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四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毛泽东曾对一名外国来访者说过:“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长征胜利完成
③召开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地位                 ④发动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01-08更新 | 2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乙: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丙: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丁: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
4 . 课外思考题: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市的道路,而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道路。试分析中俄两国所走不同革命道路的原因及给你带来的启示。
2021-08-1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1.1俄国十月革命练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浙江·一模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有人认为:“礼让斑马线”行动要从“礼让”向“理让”转变,不仅要规范机动车避让行人,更要倡导行人与机动车互相避让。这一观点强调了公民
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相同的
③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④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7-13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6.16】【omo】【初三下】【社会00057】
2021·浙江·一模
6 . “一个政党只有始终结合本国的国情选择自己的革命道路,才能不断成长”。下列关于十月革命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的共同点叙述错误的是
A.都发生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B.都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C.都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方式进行D.革命过程都是迅速而暴烈
2021-07-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6.16】【omo】【初三下】【社会00055】
7 .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必须(     
A.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B.把工作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C.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D.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2021-06-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考前突破18: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第4课时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8 .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创作《忆秦娥•娄山关》,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寓意遵义会议(     
A.使今后的前途更渺茫B.开启了新的革命征程
C.否定此前的革命斗争D.使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2021-06-1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考前突破18: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第4课时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9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两党的风雨历程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对峙抗衡】

材料一: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

——摘自《剑桥中国史》


【合力御敌】

材料二:



【携手共赢】

材料三:2016年11月,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团访问大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

——台湾《联合晚报》


(1)材料一中“这一史诗般的逃亡”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民政府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于国民政府的表现,为什么近日教育部发文仍将1931年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年份?
(3)请列举相关史实证明台湾与大陆“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
2021-04-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历史与社会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政党的奋斗历程,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如此深切地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为了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902班学习小组绘制了如下年代尺: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联系与“新面貌”、“新道路”相关的历史事件,说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改变民族命运的?
(2)发生在北京的三个“新”,请你任选其中两个“新”,分别说明它们“新”在何处?
(3)为实现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了哪些努力?请列举两列,“新面貌”、“新道路”除外。
(4)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你感悟到哪些道理?
2021-03-31更新 | 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