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据报道,由于全球变暖海水不结冰,北极熊无法在海上捕食,导致一百多只北极熊闯入俄罗斯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寻找食物,人类与北极熊的“栖息地之争”拉开了序幕。
北极熊又名白熊、冰熊等,是仅次于阿拉斯加棕熊的陆生最大食肉动物之一。大多数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圈以北的极地,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活动。
它的头部较长但脸小,耳朵小而圆,脖子又细又长。前臼齿已经退化,在犬齿后面留出一个很大的空隙,臼齿窄小,而裂齿突出,最适合撕咬海豹肉。熊掌很宽,周围长满了毛发,这不仅可以保暖,还能防滑。爪子短而弯,能牢牢抓住猎物。
在熊科动物家族中,北极熊最偏爱吃肉,其98.5%的食物都是肉类。它最喜爱的食物是环斑海豹,当然,髯海豹、鞍纹海豹与冠海豹也时常登上它们的菜单。
有趣的是,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夏天,却是北极熊最饿的季节。因为夏秋季海冰融化,它们几乎抓不到海豹。北极熊只能被迫登岸,寻找鸟蛋充饥,甚至在垃圾场翻找食物残渣。这时也会取食一些海草,来补充身体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物质,也吃一些植物的浆果或者根茎来充饥。但这些能量来源,跟海豹脂肪相比,只能算是塞牙缝的零食。
每年春季,是北极熊交配的季节,交配后,受精卵不会立即发育。直到秋天,母熊腹内的胚胎才开始发育。这时,母熊离开海岸走向内陆,在积雪厚的地方,挖一个洞穴作为自己的“产房”。母熊钻进洞里开始进入沉眠状态,一动不动,尽量减少能量消耗。这时胎儿的主要能量来源,是通过胎盘和脐带获取的糖类。而母熊要产生糖类,就要分解自身的蛋白质。
小熊出生后,北极熊妈妈继续留在洞穴里,转换身体内储存的皮下脂肪,分泌乳液,来喂哺其小熊,也为自己提供需要的营养。
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作为北极的顶级掠杀者,基本上没有天敌。但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指出,北极圈达到了32摄氏度的高温。随着海冰消融,全球北极熊的数量少于3.1万只。已经被列为“易危”物种,可能灭绝。
气候学家预测,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从2050年开始,北极的夏季将无冰。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北极熊将无法在野外生存。
(1)根据文中信息分析,北极熊在分类上属于______纲动物,判断依据是______
(2)影响北极熊无法在海上捕食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
(3)北极熊的生殖和发育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是经过______长期进化的结果。
(4)人类活动对北极熊的生存造成了一定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保护像北极熊这样的野生动物,请写出一条你认为可行的具体做法______
2023-05-03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2 . 为深入了解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提高作物品质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某科研团队进行了如下研究。
单作模式间作模式
淀粉71.2%73.1%
蛋白质9.7%10.5%
脂肪4.1%4.5%
赖氨酸0.23%0.27%
图1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图2
(1)玉米和大豆的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属于______植物。玉米大豆间作应避免玉米对大豆过分遮蔽,使玉米和大豆都能充分进行______作用,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2)将玉米单作与间作模式各取120粒玉米籽粒,测定这些籽粒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的含量,取______值进行对比。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2可知,间作玉米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的含量均______单作玉米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提升玉米品质。
(3)科研人员继续进行实验。将大豆单作与间作模式各取120粒大豆种子,测定这些种子中蛋白质、可溶性糖、粗脂肪和淀粉的含量。结果显示两种模式下大豆中以上物质的含量变化不大,优劣相抵。结果如图3所示。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锈病是玉米叶部的主要病害,这种病原菌对大豆不侵染。而大豆灰斑病的病原菌对玉米不致病,两者间作,可有效减轻或阻断这些病原菌的传播。由此可以看出两种作物间作可在增加产量的同时减少______用量,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2023-05-01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初春的平谷,冰消雪融,陆续有30多只大天鹅(Cygnus cygnus)飞临金海湖。它们在春日暖阳下的湖中悠然曼舞,仿佛奏响了“天鹅湖”优美的旋律。
(1)金海湖风景区属于湿地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与______共同组成的。大天鹅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
(2)金海湖检测点还观测到了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青头潜鸭(Aythyabaeri)和疣鼻天鹅(Cygnus olor),其中和大天鹅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
(3)近年来,随着平谷区生态质量不断提升,金海湖内生物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多。河水中的莎草是鲫鱼的良好饵料,鲫鱼是中华沙秋鸭喜欢的食物,请结合以上叙述写一条食物链______。生物多样性的不断丰富,使得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不断增强。
2023-05-01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4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尾巴的奇特功能
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尾巴,但它们的尾巴功能各异。
对于鸟类而言,尾巴的主要作用是掌握飞行的方向。而对于啄木鸟而言,其刚硬而有弹性的尾巴还有支撑身体的作用,在用趾端钩爪抓住树干的同时,能以尾巴作为支点,保持身体稳固。
对于鱼类而言,尾巴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推动前行,二是控制方向。鱼尾的摆动给鱼身体周边的水施加了压力,在水的反作用力下获得前行的动力。根据鱼尾摆动和控制方向的原理,古代劳动人民仿造出了船橹和船舵,使得船只可以自由地在水中航行。
有很多动物将尾巴当作平衡器,如牛、马、猫、袋鼠等。袋鼠则与牛、马不同,它利用后肢作跳跃式前进,通过控制尾巴的位置来达到身体平衡。猫的尾巴与尾椎骨相连,从高处跳下时尾巴呈笔直状,它通过不断地扭动,使尾巴成一条直线,以此来控制身体的平衡,使得落地时能够四脚同时着地。
对于某些动物而言,尾巴是它们的武器。鳄鱼在发现河边的猎物后,会快速地扫动尾巴,将猎物击入河中,再用尖牙攻击,即可饱餐一顿。蜜蜂和胡蜂的腹部尾端有螫针,螫针与毒腺相连,在攻击敌人时,它们会用螫针螫人并注射毒液,令敌人中毒。蝎子的尾部藏有一对毒腺,它在行走时会保持尾部翘起状态,遇到猎物和敌害就会用双螫钳住对方,将尾刺刺入并注入毒液。
(1)文中提到了很多动物,控制动物生长和发育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线粒体
(2)牛、马、猫、袋鼠这些动物都将尾巴当作平衡器。与文中其他动物相比,这四种动物生殖发育的典型特征是______
(3)下列叙述与文中表述不符的一项是______。
A.鱼类在水中前进的动力来自于尾部的摆动
B.鸟类体温恒定,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C.鳄鱼属于爬行动物,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D.蜜蜂在受到攻击用螫针螫人属于攻击行为
(4)根据鱼尾摆动和控制方向的原理,古代劳动人民仿造出了船橹和船舵,使得船只可以自由地在水中航行。这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仿生学的例子。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仿生学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同动物的尾巴在外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用途,在它们的生存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这种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经过______长期进化的结果。
2023-01-07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百合是一种药食兼用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并具备观赏价值。鲜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鳞茎含丰富淀粉,是一种食材,亦作药用,有润肺止咳、清热、安神和利尿等功效。

(1)百合花的花颜色鲜艳,还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些特点有助于吸引昆虫等媒介将花粉从雄蕊的______带到雌蕊柱头上完成______
(2)食用的百合是百合植物鳞茎上的肉质鳞片,鳞茎形状类似大蒜,层层包裹,剥开成一瓣一瓣。鳞茎中丰富的有机物主要是叶进行______合成并通过______运输而来。
(3)百合的繁殖方法中最常见的就是分球繁殖,在每年的秋季将植株挖出,把着生在母鳞茎上的小鳞茎掰下来,将伤口晾干后就可以栽种入土了。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0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烟煤病”是果树和园林植物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
(1)“烟煤病”由多种真菌引起。与细菌相比,真菌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这些真菌是引起“烟煤病”传播的______
(2)植物发病时,其叶片、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灰色的霉状物,如图所示。请你推测,这会直接影响植株的下列哪些生命活动______。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水的吸收
(3)果农观察发现,病菌的孢子或菌丝的营养来源主要是烟粉虱分泌的蜜露。
①抑制烟粉虱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______“烟煤病”的发生,烟粉虱是影响“烟煤病”真菌的______因素。
②如图是烟粉虱的发育过程图,这种发育方式为______发育。
2022-06-12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7 . 柿树在中国栽培悠久,其果实丰硕艳丽、营养丰富。但原始品种的柿果含有大量的单宁细胞,成熟时涩味很浓,下树后需要进行脱涩处理才能食用。科研人员对柿果的常用脱涩方法的效果展开了探究,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作答:
各脱涩方法时间及结果
脱涩方法脱涩时间/h脱涩后各柿果室温下的保脆时间/d
牛心柿磨盘柿大盖柿板柿
二氧化碳脱涩12~24875~65
温水脱涩244423
石灰水脱涩725533

(1)实验时选取牛心柿、磨盘柿、大盖柿、板柿四个品种,每个品种在同一棵树上选取大小近似的柿果60个分成三组,每20个作为一组样本。统计各项指标应计算每组数据的:______;如果样本过少,会因为______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2)三种不同脱涩方法中,柿果最快失去涩味的是______,如果家庭购买未脱涩的
柿果数量较少(不足10个),专家建议将鲜柿与等数量的苹果或梨一起混装在密闭的塑料袋内1~2夜也可脱涩,请你解释原因______
(3)中国人对柿果的传统要求是甜脆可口,所以,脱涩后各柿果在室温下的保脆时间也是衡量脱涩方法的标准。用二氧化碳脱涩,保脆时间最长的品种是______
(4)柿饼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之一。柿饼上的白霜是柿饼在加工过程中糖凝结成附着于柿饼表面的白色结晶状粉末。这些糖是叶片进行______制造通过______(导管/筛管)运输到柿果内的。
2022-06-11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科普阅读

冬虫夏草,有人认为它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其实它既不是虫,也不是草,而是一种披着虫皮的真菌。
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盛夏时分,雌雄蝙蝠蛾双宿双飞,然后产下它们的爱情结晶——卵。入秋后,卵孵化成幼虫,以植物叶子为食。冬天来临,蝙蝠蛾幼虫随雨水进入潮湿而温暖的地下,以度过寒冷的隆冬。漫山遍野的莎草科、蓼科和蒿草类植物进入冬季后,地下的嫩根多汁,富有营养,是幼虫们越冬的粮食。不是每只幼虫都能享用这些美味,大多数蝙蝠蛾幼虫还没来得及进到土里,便被蚂蚁、草蝠蛾、山蝴蝶、鸟类等天敌捕食。和这些劫难相比,被冬虫夏草菌入侵,更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在同一海拔的地方,有一种真菌叫冬虫夏草菌。入冬后,冬虫夏草菌成熟的子囊孢子,也随雨水渗入土里,一旦发现蝙蝠蛾的幼虫,便黏附在幼虫柔软的体表,钻进幼虫的体腔,以幼虫的内脏为养料,滋生出无数菌丝。可怜的虫子,任凭虫草菌以出芽的方式,在自己体内增殖却无能为力。这种致命的侵染要维持2到3周。随着蝙蝠蛾幼虫生命体征消失,它的五脏六会被坚硬的虫草菌丝体塞满。柔软蠕动的蝙蝠蛾幼虫,从此成为坚硬的慢虫形菌核。
冬虫夏草菌没有了食物后就进入休眠期。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会长出一根圆棒状的子实体,高约2至5厘米,即所谓的“夏草”,真菌学家称之为“子囊果”,一颗“子囊果”长着数以亿万计的子囊孢子。大部分孢子离开母体后不久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有很少部分随雨水渗入土壤,找到蝙蝠蛾的幼虫,从此过上“穴居”生活,如此循环往复。
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适宜冬虫夏草生长的土壤多呈黑褐色,含水量常年在30%到50%之间,普遍有10厘米到30厘米的腐殖质层,适合各种菌类的繁殖。
(1)通过阅读文章,你认为冬虫夏草是______
A.一种传说中的神奇生物,事实上并不存在
B.某些蛾子的幼虫被一些真菌孢子感染后,从身体上长出的菌体
C.某种真菌的名称
D.一种蛾子的幼虫的名称
(2)冬虫夏草在蝙蝠蛾幼虫体内以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冬虫夏草和蝙蝠蛾幼虫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文中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______。
A.阳光→草→蝙蝠蛾幼虫
B.蒿草←蝙蝠蛾幼虫←山蝴蝶
C.莎草→蝙蝠蛾幼虫→冬虫夏草菌
D.蒿草→蝙蝠蛾幼虫→蚂蚁
(4)根据文中信息可知,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影响冬虫夏草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至少写两个)。冬虫夏草菌为什么不去感染菜青虫或其他虫体,偏偏就认定蝙蝠蛾幼虫,这是长期______的结果。
2022-06-04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2022年4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顺利返回地球。
(1)在接近于真空环境下的太空,航天员靠地面发射货运飞船运送的氧气和在空间站中制氧供给呼吸。如图1所示,吸入体内的氧气通过______(填序号)首先到达心脏______(心脏的结构名称),再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进行______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特定的航空环境会导致航天员骨质丢失,肌肉萎缩,红细胞数量减少。航天食品必须能够提供充足的优质______和钙,增强机体的自我修能力与免疫力。
(3)航天员们不仅完成了超乎常人的航天任务、铸就了一段段中国奇迹,还通过影像分享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面貌和浩瀚宇宙。视觉形成的过程大致为: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______(填图2序号)形成图像信息,再经过视神经传入______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4)同学们看到宇航员分享的这些奇妙的影像高兴地欢呼雀跃,这种生命活动属于______反射。
2022-06-04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黄松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平谷区东北部,区域面积60余平方公里,是一个九分山水一分田的美丽地方。园内林木茂密,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5%,有各种植物1500多种。
(1)黄松峪国家森林公园以油松和栎类为优势树种。散生乔木树种有刺槐、山杨、桑树、山楂等。主要草本植物有黄米草、白米草、羊胡草等。这些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其生存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
(2)园内林间有金钱豹出现,金钱豹是猫科、豹属的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各种蹄类动物,也捕食兔、鼠类、鸟类和鱼类。食物多样提高了金钱豹______的机会。
(3)森林中长出的蘑菇能够将地下腐殖质中的有机物分解为______回到环境中,促进该生态系统的______循环。
(4)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更多,______能力更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