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资料分析: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生态旅游市场,正促进传统农业迈步朝现代观光农业转型。如在某农业种植基地开展了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将部分玉米地向过往游客开放,供游客游玩采摘,增添人们“生态游”、“乡村游”的乐趣,从而盘活万亩农田,形成了农业、旅游业双发展的局面。结合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同学和家人假期来到该生态农业基地游玩时发现,农民在蔬菜园种植过程中对土壤进行翻土、施肥、浇水等操作。中耕松土使土壤疏松,疏松的土壤中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细胞的______作用,从而为根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______
(2)在农田基地,小芳同学最大的感受是空气清新。这是因为基地内的各种绿色植物是很好的“空气净化器”,能很好的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若在炎热的夏季,常听人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其原因是绿色植物能进行______作用,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3)该基地的特色产品——以色列番茄,它富含维生素C,深受大众喜爱。构成番茄植株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体。
(4)该基地种植的玉米植株开花时,雄蕊上花粉粒散出并落到雌蕊柱头上,这个过程就是______,再经过受精,花逐渐凋零,花瓣、雄蕊等干枯脱落后,______开始逐渐膨大,最终发育成为果实。
2023-02-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茎流是植物在内、外部压力下,茎秆中产生的向上液流。茎流也是植物运输水分、养分的载体。植物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研究茎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茎流传感器能够测量茎流,它包含2根探针:热源探针和参考探针。测量时,热源探针位于茎秆下方,参考探针位于茎秆上方(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利用传感器测量了杨树茎流在茎中流动的速度,数据表明:日出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茎流速度开始缓慢上升,中午12:00至15:00期间达到峰值并保持较高速率,此后茎流速度缓慢下降,日落后19:0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并保持较低茎流速率直至次日。
(1)植物茎秆中产生的向上液流的动力为_________,植物茎流是研究植物此生理过程的重要指标。
(2)茎流传感器包含2根探针:参考探针和热源探针,测量时,_________在茎秆上方。
(3)根据资料可以得出,茎流速度达到峰值并保持较高速率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__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并保持较低茎流速率直至次日,这是因为此时间段叶片的大多数_________缩小或闭合。
2023-02-1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二中共同体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与此同时进入太空的还有一包来自四川省农科院的水稻种子。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等太空环境因素,可能诱发种子的遗传物质改变。自2002年以来、四川省农科院多次利用宇宙飞船和返回式卫星进行太空育种,培育出了20多个水稻新品种。
(1)与普通水稻相比,太空水稻的产量明显提高。由资料推测,可能的原因是水稻的发生了改变;太空育种的成功说明了___________能影响生物。
(2)水稻种子在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___;水稻与人相比,水稻缺少______结构层次。
(3)水稻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______(填出该有机物的具体名称),这种有机物主要储存在水稻种子的胚乳中。
(4)水稻种子在外面有果皮包被,因此,水稻属于______植物。
2023-02-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动、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珍稀的动、植物。桫椤、珙桐、水杉、荷叶铁线蕨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国的珍稀动物中,哺乳类有128种,鸟类有183种,爬行类有96种,两栖类有29种,鱼类有25种。大熊猫、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材料二   海水稻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为了得到更优良的品种,可将海水稻与普通高产水稻杂交得到更优良的品种,既能得到高产,也能在盐碱地等生长,这样不仅仅高产,而且能更好地利用撂荒的土地。
(1)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有“活化石”之称,水杉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_______植物。
(2)材料一中提及的荷叶铁线蕨属于________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其内有运输物质的________组织。________属于爬行动物,________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3)动、植物为人类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将海水稻与普通高产水稻杂交得到更优良的品种,其实质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
2023-02-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请分析以下资料并回答。
材料一: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习近平指出,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材料二: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1)材料一中提到的5个国家公园,每一个国家公园里的动植物种类都非常丰富,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_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即保护______的多样性。
(2)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材料二中提到的“碳中和”的“碳”指的是______,该气体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植物体,并以______的形式在食物网中的不同营养级间传递。
2023-02-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加利福尼亚有一棵被叫作“世界爷”的巨杉,茎干粗大,人们在它的树干下部开了一个洞,可以让汽车或4个骑马的人通过,可树仍旧很好的活着,它的树桩甚至可以当舞台用。
材料二: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由一串管状死细胞组成,将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物体各处;筛管由许多管状活细胞组成,将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根等器官。
(1)材料一中,巨杉开洞挖去的主要是茎的___________部和部分韧皮部,开洞的巨杉依然活着,是因为大部分韧皮部完好,有机物的运输路线没切断,若将树皮剥去一圈,该巨杉将会死亡,原因是这种做法破坏了树的___________部,使树根长期无法获得营养所致。
(2)由材料二可知,绿色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方向是___________,导管是死细胞,水和无机盐的的运输靠___________提供拉力;而运输有机物的方向是___________,筛管是活细胞,说明有机物的运输需要___________
2023-02-0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民占比较高,在农业生产和作业过程中,难免会使用到农药、化肥。部分农药、化肥的生产厂家为了让药效、肥力达到最佳,采取一系列手段,使得农药、化肥呈现出高剧毒、高残留等特,点,不仅对人畜的生命安全形成影响,而且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对河南省农药使用情况展开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河南省农药有效利用率为3)%左右,绝大多数未被利用的部分直接对土壤产生破坏、形成威胁,严重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
资料二   近年来,河南省自然保护区主动作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基础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如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宝天曼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开展对森林、水文、土壤、气象、生物等方面科研监测,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河南大学在宝天曼建立生态地理学“双一流”学科实践基地;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依托鸡公山生态站科研平台在生物多样性监测、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1)根据资料一可知:使用化肥和农药不当,会造成土壤污染、危害生物健康等问题,因此国家鼓励用生物防治来治理稻田害虫的原因是农药不仅污染环境,也会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积累;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也会影响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作用)。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3)根据资料二可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河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举足轻重。灾后,河南省农业生产和受灾情况受到市场各方重点关注,南京农业大学科研院院长、农学院教授姜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玉米、大豆等作物都不是特别耐涝,例如完全淹没水中2-3天后,玉米、大豆就会死亡,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因此雨水过后,要尽快把水排尽,地里尽量不要有积水。
资料二:“从过往历史来看,洪涝灾害对大宗农产品等农作物的影响时间较短,对全年农业生产影响不会特别大,尤其在玉米方面,中部地区种植方式为春玉米,一年一熟,玉米如在授粉期间遇到强降雨会有所影响,但大部分时间如遇降雨都不会太受影响,有时还利于其生长,尤其现在中部地区还尚未到授粉期间,应该说对玉米全年生长影响不大。”中原期货高级研究员陈昱允说。
(1)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目的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哪项生理活动?______
(2)玉米是______子叶植物,在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中,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其内的导管属于______组织。
(3)为了弥补授粉不足造成的减产,可以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将花粉授到花的柱头上,受精完成后,______发育成种子,______将发育成果实。
2023-02-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中招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题(四)
9 .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计算:1公顷树林的叶片的总面积约为50000~70000平方米,每天能够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0~400千克的氧气。可见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是多么重要。某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1950毫米/年。蒸腾作用大大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植物茎、叶可承接雨水,缓冲雨水对地面的冲刷;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的雨水,使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
资料二:两千年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达50%,而近年来仅有23.04%。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过去有些生机勃勃的大草原,由于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在狂风侵蚀下很快变成了荒凉的沙漠。
(1)碳﹣氧平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对平衡:植物通过___________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2)资料二中过度放牧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
(3)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请结合资料谈谈蒸腾作用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植物资源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那么怎样保护植被呢?请写出两条合理的做法:___________
2023-01-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地处洛阳栾川的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8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8.6%,有各种植物1900余种,其中中药材800多种;各种野生动物达400余种,其中属中国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达48种,如金钱豹、红腹锦鸡、獐狍、梅花鹿、大鲵等。
材料二: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龙峪湾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生物图片,并按图乙中的分类方法进行了生物分类。

(1)图甲中可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__,在图乙中属于__________类(填字母)。
(2)B所代表的图甲中最低等生物的呼吸特点是__________;C所代表的图甲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蜜蜂和青蛙的发育方式都属于__________
(3)资料一中的划线部分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____的多样性。
(4)在生物分类学上,向日葵与肾蕨同界不同门,向日葵与银杏同门不同纲,那么向日葵和__________的共同特征多。
2023-01-18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中招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