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个人的良好卫生习惯有利于健康,如图是“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活动中洗 手前后培养皿中培养物的对比图。

(1)该实验可以作出的假设:洗手后______________
(2)C 在本探究活动中起_____作用。
(3)此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
(4)A 装置中不能培养出病毒的原因:病毒营_____生活,必须依靠活细胞进行繁殖。
2023-02-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面是探究“温度对小麦发芽是否有影响”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问题做出你的假设______
(2)把乙培养皿放入冰箱,则甲培养皿应该放在______。该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实验组是______
(3)假如乙培养皿内的种子没有发芽,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023-07-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潜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如图表示探究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前需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___
(2)在步骤D中,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在步骤F中,滴加的试剂是碘液,其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叶片的________(选填“见光”或“遮光”)部分。
(3)如果选择银边天竺葵叶子的银边与中间绿色部分进行对照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2022-08-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桐城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春雨潇潇,滋润万物,酸雨却会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那么,酸雨会对菜豆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利影响吗?小明选取了籽粒饱满的菜豆种子200粒,均分为甲、乙两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试验:
(1)围绕探究的问题,小明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验中,甲、乙两组各放入100粒种子而不是一粒种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组定期喷洒用食醋和自来水配制的“酸雨”,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乙组种子应定期喷洒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酸雨组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对照组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8%。根据实验数据,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面是探究“温度对小麦发芽是否有影响”的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问题做出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乙培养皿放入冰箱,则甲培养皿应该放在________。该实验中对照组是________培养皿,实验组是_________培养皿。这样的实验被称为________实验
(3)此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除此之外,你认为影响该实验的其他的因素都应________
(4)假如乙培养皿内的种子没有发芽,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野外采集草履虫时,发现水表层的草履虫数量比深层的多。为什么会这样?请帮助他们完成分析与探究过程。
(1)分析并作出假设:水体表层氧含量高于深层,草履虫的表膜可以完成____,实现它与水环境的气体交换;结合观察到的现象,可作出假设:_____
(2)制定并实施计划:
①取甲、乙两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
②取草履虫放入两只烧杯中,两烧杯中草履虫的大小和数量要_____,放置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
③甲烧杯中放置一个细纱网,使草履虫无法靠近水面,乙烧杯____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烧杯中草履虫的生存情况。结果发现甲烧杯中草履虫生活力降低甚至死亡,而乙烧杯中草履虫正常。据此可得出结论:_____
7 . 有一次萌萌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萌萌觉得奇怪,她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2)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_____________下培养,把乙放在___________处培养。这一步是为了设置___________实验。
(3)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不变绿,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
(4)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____
8 . 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的实验过程,1号试管和2号试管经过系列处理后,滴加碘液检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号试管中应加入____
(2)实验的现象是:1号试管_____,2号试管____,是因为____
(3)结论是_____
2021-07-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小明设计了1个实验来探究蚯蚓:目的是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2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观察一段时间后。请回答: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______
(2)原因是__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4)对照组是________
2021-01-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下列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有无唾液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请根据上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__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淀粉的消化从_______________开始的,实验中水浴温度设置为37℃就是模拟_________的温度。
(5)有的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个试管外。还要设置第四个试管,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设置均相同”,你认为第四个试管的设置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