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使碳净排放量降为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碳中和离不开植物的光合作用
B.实现碳中和与居民日常用电量多少无关
C.碳中和意味着可以抵消生物产生的所有二氧化碳
D.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释放氧气,不产生二氧化碳
2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态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二氧化碳增强温室效应B.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C.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2022-07-2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河南省沿黄生态廊道已绿化10.7万亩,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成效初显。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通过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C.蒸腾作用能增加空气湿度D.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022-06-25更新 | 116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中考生物真题
4 . 某校部分学生暑期在当地林区开展研学活动,他们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该林区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探究。图甲中的A、B、C、D、E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图乙是同学们绘制出的此生态系统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的A过程表示植物的_________;C过程表示植物的_________,此过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平衡。
(2)图甲中的B过程表示植物体的___________,植物通过该过程增加了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同时参与了生物圈的________循环。
(3)图甲中的E过程表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___________的过程,根吸收这些物质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_______。植物的根吸收的物质通过D过程沿着茎内的运输结构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4)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沿着食物链(网)向消费者传递,图乙中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下列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B.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C.调节气候、涵养水源D.引起农民收入减少
2022-06-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6 .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包括
A.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B.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
C.参与生物圈内的水循环D.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
2022-06-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二模八年级生物试题
7 . 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速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黑暗环境中,植物总体来看,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它与图甲中的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相对应;一天时间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大约是______点。
(3)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降低图甲中的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4)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1条)。
2022-05-3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中考第二次练兵考试(二模)生物试题
8 . 2022年3月28日~4月2日,COP15青年生物多样性科学探索活动的参与者们将前往海南,以海洋生态系统的科学探索为切入点,深入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等诸多重要议题。如甲图为某浅海海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乙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序号表示相应的生理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根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带鱼能从其中的一条食物链中获得较多的能量,这条食物链是______
(2)与甲图相比,乙图中有较多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其中的[______](填字母)是甲图所不包含的生物成分。
(3)乙图中的[A]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若图甲中的海洋生态系统受到污染,其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5)海洋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种类繁多,体现了生物______的多样性。
9 . 2021年全国两会,“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A~D”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生态系统中,碳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生物体内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有______(填字母)。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有毒物质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
(3)生物丙和生物丁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4)“碳中和”作为一种新的环保要求,必将进一步拉动绿色生活和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至少写出两条具体措施)。
2022-05-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10 .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昆明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会议期间采取了节能减排和林业碳两项举措,实现了“碳中和”。昆明市对大会期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进行了先期预判和评估,预计大会将产生约23962吨二氧化碳。为抵减会议产生的碳排放,除了绿色会场、绿色交通、绿色住宿等措施,从2020年开始,在东川区规划和实施了36000多亩碳汇林,选用圆柏、冷杉等本地乡土树种,通过新建林业的方式,抵消本次会议产生的温室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大力植树有助于实现“碳中和”,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____,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2)绿色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______作用散失到环境中,从而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对改善当地干热少雨、沙化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等具有一定作用。
(3)如果碳汇林种植单一树种,很容易发生病虫害,这是因为_______
2022-04-22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