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83 道试题
1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人类的活动既能改善环境,也会破坏环境。下列人类活动中属于破坏环境的是(       
A.发展生态农业B.开展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D.排放高辐射核污水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中考生物试题
2 . 近年来,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态理念的是(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昨日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3 . 我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达成该目标的是(  )
A.提倡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B.增加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
C.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D.植树造林以增加人工林面积
昨日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生物真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真题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下列说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B.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焚烧生活垃圾,减少处理费用D.吃野味去,野生动物营养价值很高
昨日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5 . 火带来温暖与光明,但一簇小火苗也可毁万亩林,护林防火,人人有责。在森林草原防火区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在林区吸烟B.野外祭祀用火
C.违规农事用火D.发现火情及时报警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生物真题
6 .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C.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等学校中考生物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7 .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
B.“自然”是指直接影响人类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濒危物种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试题
8 . 塞罕坝地区曾经是植被稀少,黄沙漫天的地方,经过人工治理后,现在是郁郁葱葱的林场。下列关于塞罕坝的叙述错误的是(       
A.塞罕坝地区的变化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B.塞罕坝林场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林场植被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塞罕坝地区降水量
D.为了科学化管理林场,禁止开发利用林木资源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下列各种做法中,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是(  )
A.草原进行轮换放牧
B.农业生产大量施用杀虫剂和除草剂
C.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
D.垃圾混合丢弃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中考生物试题
10 . 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可燃冰”(一种清洁能源),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和煤、石油一样,“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来源于古生物遗骸。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B.温室效应对地球上生物生活都是有利的
C.“可燃冰”、石油和煤炭都是清洁能源
D.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