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静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资料一: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
资料二: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了管壁较厚的“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模拟了人体小动脉血管的三层解剖结构,具有抗凝血性能强,不易形成血栓,自身支撑力强,不易吸瘪的特点。人造静脉血管尚未研制成功,在今后研制静脉血管应关注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设计。目前来讲,毛细血管研究难度大,几乎无可替代。

(1)资料一中提到的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___。人造“塑料血”,要替代人体血液,除了有红细胞功能相同的塑料分子,还应具有白细胞和_________等血细胞功能相同的塑料分子以及具有运输功能的_________成分。
(2)资料二中,人造的动脉血管是如图所示的血管_________(填字母),该人造动脉血管需要满足以下条件:血流速度_________,管壁_________,弹性大;根据资料二,该人造血管的哪些特点可以满足动脉血管的这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资料二中,研制静脉血管应关注设计的结构是_________。人造血管无法成功代替毛细血管的原因之一是难以设计出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_________交换的功能;毛细血管不仅管壁很薄,管腔很小,还具有只允许_________单行通过的特点,设计难度大。
7日内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明明同学因发热、头痛和咽痛等症状去医院就诊,血液检验结果(部分)如下表。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男)

RBC(红细胞)

3×1012/L

(4.0~5.5)1012/L

WBC(白细胞)

18×109/L

(4~10)109/L

Hb(血红蛋白)

92g/L

(120~160)g/L

RLT(血小板)

125×109/L

(100~300)×109/L

(1)抽血化验时,医生在明明手臂穿刺部位以上6厘米处系上止血带,并要求他握紧拳头,以便使血管变粗、隆起,方便针头刺入,推测抽血的血管是_________(动脉或静脉)。
(2)检验报告显示,明明血液中的_________(填文字)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说明他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__,因此,明明在饮食上应多吃一些含_________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长葛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分析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
资料二: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了“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它是以复合生物纳米材料制成,模拟了人体某种血管的三层解剖结构-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血管内膜、富含弹力的平滑肌纤维构成的中层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外层。
资料三: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表是小明的血常规化验单(部分内容)。请你做个小医生,帮忙诊断。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2.8x1012个/L(4.0-5.5)x1012个/L
WBC(白细胞)8.8x109个/L(4.0-10.0)x109个/L
Hb(血红蛋白)95g/L120-160g/L
PLT(血小板)180x109个/L(100-300)x109个/L
(1)根据资料一,“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相当于人体血液红细胞中的___,它在氧含量___(选填“高”或“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2)资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还应具有___(答一点即可)功能。
(3)根据资料二,“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并不适于执行物质交换的功能,原因是___若进一步设计应用于下肢处的人造静脉血管,则应增加人体静脉内防止血液倒流的___设计。
(4)根据所学血管内容,判断以下特征不符合人造血管材料要求的是___。
A.具备良好的顺应性和弹性
B.优良的抗血栓性
C.支撑力强,不易吸瘪
D.易于降解
(5)根据资料三的血常规化验单,你建议小明在饮食中,应注意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含___的食物。
2024-05-2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
资料二: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了“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它是以复合生物纳米材料制成,模拟了人体小动脉血管的三层解剖结构,具有抗凝血性能强, 不易形成血栓,自身支撑力强,不易吸瘪的特点。
资料三: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图是小明的血常规化验单(部分内容)。请你做个小医生,帮忙诊断。
xx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测定值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3.8×1012个/L(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6.8×109个/L(4.0-10.0)×109个/L
Hb(血红蛋白)85g/L120-160g/L
PLT(血小板)210×109个/L(100-300)×109个/L
(1)资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还应具有___(至少答两点)功能。
(2)资料二显示,目前科研人员研发出的“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模拟的是人体小动脉血管,动脉是把血液从___送到___的血管。目前人造静脉血管尚未研制成功。若设计应用于下肢处的人造静脉血管,应关注防止血液倒流的___的设计。
(3)根据资料三中血常规化验单推测,小明最可能患的疾病是___。你建议他多吃富含___和蛋白质的食物。
2024-05-2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料分析
资料一: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
资料二: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了“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它是以复合生物纳米材料制成,模拟了人体小动脉血管的三层解剖结构——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血管内膜、富含弹力的平滑肌纤维构成的中层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外层,具有抗凝血性能强,不易形成血栓,自身支撑力强,不易吸瘪的特点。
资料三: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下图是小明的血常规化验单(部分内容)。请你做个小医生,帮忙诊断。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0-10.0)×109个/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1)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存在于_____(血细胞)中,它在氧含量_____(选填“高”或“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2)资料二,目前人造静脉血管尚未研制成功。若设计应用于下肢处的人造静脉血管,应关注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的设计。
(3)根据资料三回答:根据血常规化验单推测,小明患的疾病是_____,血液的_____功能会降低。你猜测当小明体内有细菌感染时_____数量会显著增加。
2024-05-0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86中集团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醉驾入刑以来,查处酒驾已成为各地交警的一项日常工作,让我们来还原现场发生的那一幕。请你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
(1)某司机酒后开车上路看到有交警查车,随即准备调头逃走,这属于条件反射,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_
(2)交警立即将其拦下,司机下车后明显语无伦次,步态不稳,这是因为酒精分别麻醉了司机的______________
(3)交警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此时司机的肋间肌处于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测量结果显示该司机为醉驾,需进一步做抽血检查,抽血取样的血管是静脉。取血时要把针刺部位的_________(选填“近心端”或“远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2023-12-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7 . 材料:据科学家测定:正常人体总血量占体重的8%左右,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约有血液4800毫升,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生成和死亡,献血后反而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从而适应人体需要.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全身血液总量的5%左右,是不影响身体健康的。
(1)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输血时应以输______为原则。
(2)大学生温洁是排队献血市民中的一员,她观察到,在采血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原因是减缓或暂时阻止______。
A.静脉的血液回流心脏B.动脉的血液回流心脏
C.静脉的血液回流全身D.动脉的血液回流全身
(3)某人因外伤失血过多入院治疗,期间输过少量A型血和B型血,此人的血型是______
(4)通过阅读资料,你对献血有什么认识?______
(5)当你满18岁时,你愿意去无偿献血吗?说明理由______
2023-09-2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印度官方确认在6月2日奥里萨邦发生的三列火车脱轨相撞的特大事故中,最终造成300多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其中有大量伤者伤势严重。这是印度本世纪最严重铁路事故,救援工作已于6月3日完成。让人痛心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印度火车事故为什么这么多?事故原由一是与印度铁路设施陈旧且年久失修有关,二是与技术落后、管理混乱有关,三是与人们安全意识淡薄有关。
(1)印度官方在获知此事后,马上调派了大量医护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伤员救治,医护人员看到某伤者家属正压着伤者的某处止血,当医护人员去救护松手时发现伤口处鲜红色血液呈喷射状流出,医护人员肯定了家属做法,那么家属是压迫了该血管的__________(选填“近心端”、“远心端”)才能起到止血作用。
(2)事故无情,人有情。在事发地附近一家医院,人们排起了长队献血。为某大量失血患者输血时应以__________为原则,应输入__________(选填“红细胞”、“血浆”、“全血”)。
(3)为了防止伤口感染发炎,医护人员为伤员进行了输液治疗,这时针刺入的是__________(选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那么消炎药物最先会进入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__
2023-08-1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刘伟同学在“五一”假期间,大部分时间泡在人声嘈杂、卫生条件极差的游戏厅和网吧,后来出现了发烧、咳嗽等症状,医院诊断他患上了流行性腮腺炎,下图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分析回答:
      
(1)从图中的测定值可以发现的问题是________。由此可以说明这种血液成分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医生采取的方法是把青霉素滴注到手臂上的“青筋”内,“青筋”属于________(填“动脉”或“静脉”)。青霉素进入体内首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
(3)刘伟病愈以后,很长时间内将不会再次得流行性腮腺炎,这说明他获得了________免疫。
2023-08-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资料一: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
资料二: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了“三层仿生小口径人造血管”,它是以复合生物纳米材料制成,模拟了人体小动脉血管的三层解剖结构-------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血管内膜、富含弹力的平滑肌纤维构成的中层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外层,具有抗凝血性能强,不易形成血栓,自身支撑力强,不易吸瘪的特点。
资料三:“疫情”当前,全国上下,万众一心!结合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对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生物学现象进行思考与解释。

(1)资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像血红蛋白那样具有______的功能,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还应具有______(至少答两点)功能。
(2)资料二,目前人造静脉血管尚未研制成功。若设计应用于下肢处的人造静脉血管,应关注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的设计。
(3)分析资料三示意图,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感染口腔和[①]______表面的黏膜细胞侵入人体。患者的[③]_______和支气管内含有大量的纤毛,它可以把外来的病毒和黏液一起送到[②]______,与口腔内的唾液混合。当患者说话、咳嗽与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微小液滴便会进入到空气中或落在物体表面,形成传染源。
(4)感染新冠肺炎时,除了发热与咳嗽以外,当患者吸气时,由于肋骨间的肌肉与膈肌______,胸廓扩大,使受损的肺部扩张还会产生胸痛感。
(5)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曾采用注射血清的方法。给患者注射的血清是从治愈者的______血管中抽取适量的血液后,从血浆中分离得到的。当患者治愈后,血液中原本偏______的白细胞数值将回归正常。
2022-10-10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