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心脏的位置、结构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资料,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疾病。绝大部分HCM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HCM大多在30岁以前出现相应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乏力、晕厥等,最为严重的表现是猝死。
研究发现,HCM是威胁青少年运动员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该病对这一人群显得更加隐匿。HCM常常表现为左心室单节段或多个节段室壁厚度≥15mm,有家族史者厚度≥13mm。对运动员来说,不同种类的运动和训练可使心脏的心室内径增大、心室壁厚度增加。运动员左心室壁厚度的极限值为16mm,与HCM有重合之处(如图所示)。因此,左心室壁厚度在13—16mm的运动员处于一个不易区分的“灰色地带”。那么,对该类运动员来说,区分是生理性改变还是HCM至关重要。若能及时发现运动员中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比赛中危险发生概率。
HCM患者禁止参加竞技性体育运动和剧烈活动,生活中应避免劳累、减少情绪波动,还应戒烟戒酒并控制体重,并禁止使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1)心脏各腔室主要由_____组织组成,经过长期训练,运动员的心脏结构会发生变化,与主动脉相连的_____壁增厚明显。在安静状态下,运动员和普通人需要的每分钟心脏泵出的血量差异不大,但运动员的心率明显慢于普通人,这是因为_____
(2)如图所示,与正常心脏相比,HCM患者心脏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选填“心房”或“心室”)异常增厚,使得腔室容积_____,且泵血力量不足,不能满足细胞生理活动的需求,从而出现乏力。
(3)对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提前筛查可以防患于未然。除了检测心脏结构,还需进行家系调查,并检测是否带有致病基因,特别是对侧重_____(选填“力量”或“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更为重要。
(4)HCM的患者在生活中,应该特别注意心脏工作状态。请结合文章内容,对该人群提出一条具体的生活建议:_____
2024-05-2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等5地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动脉硬化是一种动脉血管病变,一般先有脂类等物质积聚在内膜、导致出血及血栓,进而管壁中层逐渐钙化,动脉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图一所示)。高血压、高血脂、遗传、吸烟饮酒、肥胖等是动脉硬化的主要病因。
冠状动脉(图二所示)是负责为心肌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管。如冠状动脉硬化的管径狭窄达75%以上,则可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治疗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心脏移植。中国现有心衰患者约1000万人,但因供体不足,每年仅300例左右完成移植。心室辅助装置(人工心脏)是目前治疗方式之一。目前,我国自主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人工心脏,重量不到180克,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被医学界亲切地称为“中国心”。
人工心脏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人工心脏以电机作为血流循环的动力源,并在心脏和主动脉接口处加上单向“阀门”以保证泵血效率。但因体积和重量大,手术创伤大等不足已停止使用。第二代人工心脏改进电机,利用磁场驱动叶轮旋转产生抽吸力,将衰竭心脏的血液抽出并“泵”到主动脉,保证血液供应。但叶轮磨损后,会形成血栓。“中国心”是第三代人工心脏,采用全磁悬浮技术,叶轮完全悬浮旋转,血液顺畅流动,避免了对血细胞的碾压,解决了血栓的困扰,且装置体积更小,性能也更稳定。
目前,“中国心”已完成部分临床试验,试验者不仅两年生存率接近心脏移植者,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还可以正常生活及运动,因此它有望成为心脏衰竭患者的重要选择。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我们应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1)根据文中信息和所学知识,推测冠状动脉是下列哪条血管的分支( )
a.肺动脉       b.肺静脉       c.主动脉       d.上腔静脉
(2)第一代人工心脏中的单向“阀门”是模拟_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提高泵血效率。
(3)“中国心”作为第三代人工心脏,完美解决了第二代中因叶轮磨损会形成______的困扰,它还有________的优点,因而有望得到发展应用。
(4)图三中的“中国心”安装的位置是紧贴于心脏四个腔中的______,它将含氧丰富的______血泵到主动脉后,开始正常进行______循环,最后汇集到______(填写血管名称),返回右心房。
(5)结合文中资料,你认为青少年时期养成哪些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________
2023-09-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独山县独山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血液循环的发现经历了人们长期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盖伦认为人体左、右心室间的肌肉壁上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可经小孔进入左心室,血液在血管中湖涨潮落般地往复运动。16世纪,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人体左、右心室间的肌肉壁上并没有小孔,右心室的血液是经过肺到达左心室。17世纪,医生哈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发现,如果心室容纳的血液为56.8克,心跳每分钟72次,则一小时内由心脏压出的血液应为245.4千克,这相当于人体重的三到四倍,这一结果彻底否定了盖伦的错误学说。
材料二:17世纪及之后,大量实验证明,人的心脏就像“水泵”,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舒张时静脉中的血液又流回心脏。心脏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依据哈维的实验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推断血液在体内是循环的,理由是______
(2)据材料二,血液流经心脏时先后经过的结构是:静脉→______→动脉。当心室收缩时,心房与心室间的瓣膜处______(填“打开”或“关闭”)状态。
(3)经研究发现,人体左、右心室中血液的含氧量不同,其中含氧量较高的血液存在于______(填“左心室”或“右心室”)里。
(4)血管中的血液主要是在心脏的驱动下在体内循环流动,这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义是______
2023-08-23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