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短文
6月6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某校初一学生根据历年全国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近视率做出表一,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 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近 视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

中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近视呢?
专家介绍,青少年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会导致视神经紧张,眨眼频率降低,从而造成近视的发生。另外现在的孩子课外活动都 相对比较少,很多孩子都是在室内,缺少户外运动,缺少阳光对体内的神经递质的刺激,也会导致近视。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睡眠的减少,也会导致近视。
运动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近视患病呢?研究人员通过运动干预实验来验证干预后青少年的视力变化情况。选取体育运动小组学生60名(运动项目:羽毛球或乒乓球),其中近视学生30名、视力正常学生30名。普通对照组学生60名,其中近视学生30名、视力正常学生30名。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并记录结果,实验期间对参加实验的所有学生定期进行有关视力保护的健康教育,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组学生 每周羽毛球或乒乓球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对照组学生的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的条件相同,1年后再次检测4组学生的视力,进行比较,得出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一可以看出,近50年我国初中生近视率发生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视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膜_____________,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是矫正近视的方法。       

(3)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通过6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帮助我们看清不同_____________
A.亮度的物体       B.颜色的物体
C.距离的物体   D.大小的物体
(4)近视眼的同学带上眼镜后就能看见黑板 上的字,是因为字反射的一部分光线能在眼球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形成物像,光刺激能够引起其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形成视觉。
(5)研究人员研究运动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近视患病所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运动小组学生和普通学生性别比、父母视力情况比、用眼时间比基本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

(6)分析表二和表三柱状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维持视力不变和防止视力下降有重要作用。
(7)根据资料和实验数据请你就“爱护眼睛、防治近视”给初中生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26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延庆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为人的眼球结构模式图。人的眼睛看清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晶状体相当于全自动变焦镜头。通过这样的调节,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均能看清楚。若晶状体调节能力变弱,就会有看不清远处或近处物体的情况,需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有人发明了一种能矫正视力的可调式眼镜,如图(二)所示,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特殊液体。图(三)是可调式眼镜的结构示意图,镜架上有表示移出和加入液体含量的标尺移动标尺上的滑块可以定量改变镜片中的液体含量,从而改变镜片的形状镜片中液体含量的改变量可以用滑块在标尺上的位置表示。滑块位于标尺上0刻度线处,表示眼镜的初始状态,此时,镜片的形状是扁平的,如图(三)甲所示。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镜片中加入一些液体、加满液体,图(三)乙是镜片中加满液体的示意图。当滑块位于标尺上-1、-2刻度线处时,分别表示从镜片中移出一些液体、移出全部液体,图(三)丙是镜片中移出全部液体的示意图。
小明在佩戴可调式眼镜进行实验时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调节镜片中的液体处于初始状态。
②选择距离树3米、6米、9米的位置观察树,观察结果如图(四)所示,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③改变镜片中液体的含量,重复步骤②。实验结果记录表(部分数据)如下:
        液体改变
距离
-2
-1
0
1
2
3米
清晰
清晰
清晰
6米
清晰
不清晰
模糊
9米
清晰
模糊
模糊

(1)小明能看到树,是因为树反射的一部分光线依次通过眼球的[10]____________、房水、[8]晶状体、[11]____________到达[       ]___________形成物像。光刺激能够引起________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沿着视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__,形成视觉。
(2)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通过________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3)调节晶状体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看清(      )
A. 不向亮度的物体                                    B. 不同颜色的物体   
C. 不同距离的物体                                    D. 不同大小的物体
(4)从表中的结果可以判断出小明的眼睛患上了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在可调式眼镜为初始状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使小明在3米、6米、9米处看树都“清晰”,调节镜片内液体含量的措施是(      )
A. 适当加入一些液体                                  B. 适当移出一些液体
C. 加满液体                                               D. 移出全部液体
3 . 科普阅读题,4月9日我校初一学生进行了视力检查,医生反馈学生的视觉健康形势不容乐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近视呢?专家介绍,青少年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会导致视神经紧张,眨眼频率降低,从而造成近视的发生。另外现在的孩子课外活动都相对比较少,很多孩子都是在室内,缺少户外运动,缺少阳光对体内的神经递质的刺激,也会导致近视。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睡眠的减少,也会导致近视。
运动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近视患病呢?研究人员通过运动干预实验来验证干预后青少年的视力变化情况。选取体育运动小组学生60名(运动项目:羽毛球或乒乓球),其中近视学生30名、视力正常学生30名。普通对照组学生60名,其中近视学生30名、视力正常学生30名。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并记录结果,实验期间对参加实验的所有学生定期进行有关视力保护的健康教育,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组学生每周羽毛球或乒乓球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对照组学生的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的条件相同,1年后再次检测4组学生的视力,进行比较,得出下表:

回答问题:
(1)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通过6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帮助我们看清不同______
A.亮度的物体                           B.颜色的物体
C.距离的物体                           D.大小的物体
(2)近视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______,下图中的_____(填序号)是矫正近视的方法。

(3)近视眼的同学带上眼镜后就能看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字反射的一部分光线能在眼球的_____(填序号)形成物像,光刺激能够引起其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形成视觉。
(4)研究人员研究运动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近视患病所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运动小组学生和普通学生性别比、父母视力情况比、用眼时间比基本_____(相同/不同)。

(5)分析表一和表二柱状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对维持视力不变和防止视力下降有重要作用。
2019-06-13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据统计近年来每年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驾有关。因此全国各地管理部门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公路上,一辆汽车行驶时左右摆动,值勤交警发现异常,果断拦下该车。该车进入交警的视线,在交警的眼球形成影像的部位是___________。由于酒精麻痹了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醉酒者表现为运动不协调,开车不稳。
(2)当交警向司机询问情况时,做出敬礼动作,使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__(填收缩/舒张)状态。对醉驾者一般采用吹气实验法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者的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使胸廓容积___________完成吹气。
(3)某学生在酒驾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完成缩手反射(图甲)的低级神经中枢是[   ]____________
(4)血液中的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___________(填名称)。当血液流经肾脏时,丁图所示为___________浓度变化曲线图,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部位________(填字母),此处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作用。
2022-07-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为了探究眼轴(眼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的关系,医学人员对不同近视程度的志愿者152人,依次检查了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下表。
眼轴长度/mm≤26.9927.00~28.4928.50~29.99≥30.00
平均视力1.020.960.820.46


请回答问题:
(1)由表可知,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______
(2)图A~D为近视成因示意图。如图A所示,正常情况下,人注视物体时,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和调节,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______,引起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沿着______传递到大脑皮层的______,形成视觉。
(3)如图B所示,近距离用眼时,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______。如图C所示,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青少年身体发育过程中______增加,难以恢复原状。如图D所示,当正常用眼时,平行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的______,形成真性近视。
(4)综上所述,为了预防近视,请你为青少年在用眼习惯上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
6 .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我县各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实践活动,足球与篮球在赛场上飞扬,歌声与舞蹈在空中飘荡,剪纸与模型在指尖跳跃,科学与技术在大脑运转,同学们如花的笑颜、快乐的身影成为了校园里最靓丽的风景线……下图是同学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部分生命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填文字,[   ]内填序号)

   

(1)舞蹈兴趣社团的舞者给大家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优美的舞姿经过[①]______的折射,最终落在观看者眼球的[____]上,如果视觉神经损伤,我们不能看到这场精美绝伦的表演了,请你说出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参加足球赛的同学们,听着队友的呼声,抢球、传踢、射门、灵活穿梭,其听觉的感受器位于[______],经过脑、脊髓中枢神经的综合分析,神经冲动通过[⑩]____________传导到下肢的相关肌肉,于是下肢迅速离地奔跑,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射。
(3)一场篮球赛即将落下帷幕,比赛进入激烈的时刻,同学们异常兴奋,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__________,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血管______(选填“扩张”、“收缩”),因而显得面红耳赤。
(4)同学们参加各种兴趣活动,之所以能够协调运动,保持平衡,这与[______]的作用密不可分。
(5)通过上述实例,说明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请你概述他们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
2023-07-25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综合题30道-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北京专用)
7 . 据统计近年来每年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驾有关。因此全国各地管理部门不断地加大对酒驾的处罚力度,但有些人置若罔闻,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上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和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公路上,一辆汽车行驶时左右摆动,值勤交警发现异常,果断拦下该车。该车进入交警的视线,在交警的眼球形成影像的部位是_____。由于酒精麻痹了中枢神经系统的_____,醉酒者表现为运动不协调,开车不稳。
(2)当交警向司机询问情况时,做出敬礼动作,使肱二头肌处于_____(填收缩/舒张)状态。对醉驾者一般采用吹气实验法检测醉驾程度,吹气时,醉酒者的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使胸廓容积_____完成吹气。
(3)某学生在酒驾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立刻缩手。完成缩手反射(图甲)的低级神经中枢是[       ]_____
(4)血液中的酒精随血液循环在身体内流动,最先进入乙图心脏中的_____(填名称)。当血液流经肾脏时,丁图所示为_____浓度变化曲线图,这个变化发生在丙图中的部位_____(填字母),此处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作用。
(5)丙图中肾单位的结构特征是毛细血管丰富,上皮组织仅有一层细胞,这都是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的。人体中还有其他类似结构,请试举一例_____
2020-05-26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延庆区初三一模生物试题
8 . 如图表示某男孩在12秒内的4种不同视觉状况下(P:近距离的看书;Q:极目远眺;R:注视远处飞来的足球;S:注视自己脚下的足球飞向远方)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据图推断,下表中哪一种组合是正确的(表中数据的单位为秒)(  )
A.选AB.选BC.选CD.选D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如图表示人眼瞳孔的不同状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黑色部分表示瞳孔,是位于虹膜中央的小孔
B.反射光线从瞳孔进入,透过晶状体,刺激视网膜产生视觉
C.刚走进黑暗的电影院时,瞳孔状态如图乙
D.瞳孔状态由图乙变化到图甲,说明光线在增强
10 . (九)城郊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被改造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小题。

项目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主要的植物

改造前

20种

9%

蒲公英、狗尾草、艾蒿

改造后

38种

27%

芦苇、菖蒲、莲


1.根据表格中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改造目的是为市民提供生活物质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改造后该区域成为湿地生态系统
2.对改造后的生态系统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会出现水绵等藻类植物
B.该生态系统的动物种类会相应地增加
C.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数量会相应地增加
D.该生态系统中不存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3.《本草纲目》中记载,莲子、荷叶、莲藕等均可药用。吃莲藕时,“藕断丝连”是常见的现象,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讲,这里的“丝”属于                                               ( )
A.细胞B.组织
C.器官D.植物体
4.当你欣赏盛开的莲花时,花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光线通过的结构依次是               
A.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玻璃体→瞳孔→晶状体→角膜→视网膜
C.角膜→虹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
D.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5.改造前后该区域的主要植物种类是被子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子植物是在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
B.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
C.被子植物可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D.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果实与繁殖无关
2020-01-1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