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l7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的Jeffrey和Michael,.表彰他们发现了生物体中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昼夜节律与人类的活动关系密切,昼夜节律的破坏可能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光是人体生物钟和昼夜节律的主要同步器,人的大脑会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变化作出反应,如图10是该反应过程示意图。当人在黑暗环境中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视网膜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会将光暗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大脑立即处理有关信息,并向腺体松果体发出指令,分泌褪黑素。褪黑素是一种胺类激素,它可以改善睡眠,帮助入睡。而当太阳升起,太阳光中的蓝光则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随着光照渐强,人体就会停止分泌褪黑素,提高人的灵敏度和各方面表现。
材料二:很多青少年喜欢睡前玩手机和平板,甚至熬夜打游戏,常常导致失眠现象的发生。这是因为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屏幕所发出的光基本上属于蓝光。人体视觉感受细胞对蓝光特别敏感,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睛对蓝光更敏感。对青少年来说,睡眠严重不足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生长发育,会降低记忆的储存、重组和整合能力,容易造成学习能力降低。

(1)据材料一分析,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______调节的影响。
(2)结合材料一和图分析,人体调节产生褪黑素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_____,该过程的效应器位于____________
(3)据材料二分析,青少年晚上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导致失眠的原因可能是:当视觉感受器感受到蓝光刺激后,就会发出信号通知大脑,大脑就会认为天亮了,进一步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褪黑素的分泌,从而扰乱生物钟影响入眠。
(4)根据材料二信息,为了自身健康成长,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
2022-09-25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十一课时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 阅读科普文,回答问题。
我们平时接受的信息80%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不同动物眼睛的形态、结构差别很大,对此科学家展开了深入研究。
科学家认为视觉进化经历了4个阶段。
“原始眼”最早出现在距今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是由许多感光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感光层,只能对光线的强弱做出反应。一些动物利用“原始眼”感受强光的变化来分辨白昼和黑夜,但不能侦测光线的方向。
“原始眼”在进化中一个偶然的变异一感光层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小坑。光线进入小坑会产生阴影,借由明暗变化动物就能感知光线的方向了。这个凹陷的感光层就是最初的视网膜。
虽然有了视网膜,但此时动物的眼睛还不能成像,看不到周围的环境。视网膜在进化中继续发生凹陷,越陷越深,以至于最后进来的光都必须通过一个小孔,这就是瞳孔。这种眼睛不仅能感知光线强弱和方向,还能通过小孔来形成模糊的影像。乌贼就拥有这种眼睛。
最后,瞳孔被一个透明层封闭了, 这个透明层就是晶状体。此时的眼睛成为了一个完全封闭的结构,眼球诞生了!晶状体出现后,角膜和虹膜也由上皮组织进化出来。得益于完善的折光系统,眼睛成像也更加清晰。
每种生物都具有其独特的视觉世界。生活在泥沙中的扇贝仅具有感光作用的眼睛,来帮助它们区分白天黑夜。蜜蜂可以感知多种颜色以区分花朵。如果周围漆黑一片,那么将如同海底的盲鳗一样失去眼睛。虽然不同动物拥有着不同功能的眼睛,但是这些眼睛都满足了它们对生存的需求,这也是瑰丽多姿的生物世界的奇妙所在。

(1)“原始眼”的感光层下陷后,感光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了差异,这种生命现象被称为_______
(2)涡虫通过眼点只能感知光线的强弱和方向,由此可以推测涡虫的眼点类似图1中的______
(3)观察图2,发现夜行性动物的眼球瞳孔更大且晶状体更______,有利于光线______
(4)有人认为“眼睛是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只有复杂的眼睛才能帮助动物适应环境。”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
2022-05-21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中考生物三年模拟试题——生命的结构层次
2021九年级·山东·专题练习
3 . 阅读下列资料,根据相关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资料一:昆仑山因烈士而挺拔,喜马拉雅因英雄而动容!西藏边防部队五位英烈的事迹感动了亿万国人。面对几十倍外军的越境围攻,他们毫不退缩,虽流血重伤也坚持战斗,直到援军赶来驱走外军,最终赢得重大胜利。请记住五位英烈的名字,那就是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
资料二:新华网3月12日电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在2021年3月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此次宣传教育月活动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改善视觉环境,不达标的要整改;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

(1)当看到我们五名官兵面对几十倍外军时表现出的誓死捍卫国土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时感到热血沸腾,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因为___________的缘故。英烈感人的画面是在我们的___________形成的。
(2)当遇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你会迅速找地方避雨,这是一种___________反射活动。
(3)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会导致眼球的[]___________凸度过大,形成近视。
2021-08-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卷)2021年中考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
4 . 有研究表明,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机能,还能促进海马体神经元的生成,进而改善记忆力。(注:海马体位于大脑底部)

(1)运动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简称BDNF)的分泌。BDNF可以促进神经元生成,如图所示。a表示细胞的分裂和____过程。此过程中,细胞吸收的营养物质一部分参与细胞的____作用,释放能量;另一部分转变成组成细胞的物质。
(2)新的神经元主要通过____(填“①”或“②”)与其他神经元建立联系,形成复杂的网络,这个网络是人体内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结构基础。
(3)运动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
(4)跑步时如何躲避障碍物呢?障碍物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物像信息由_____上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获得,通过____传给大脑,大脑下达的指令传到肌肉,肌肉收缩并牵动骨绕_____活动,完成躲避动作。
2021-07-08更新 | 876次组卷 | 4卷引用:情景题——回归中考之热点题型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根据材料内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打羽毛球可以让人练得“眼明手快”,长期锻炼能提高人的视觉灵敏度和眼睛的反应能力。对于过度使用眼睛的人来说,如果能坚持打羽毛球,视觉敏感度将会明显提高。
(1)羽毛球比赛开始后,运动员的呼吸频率会迅速加快,调节呼吸频率的神经中枢在___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
(2)比赛中,运动员会根据羽毛球的速度和位置做出判断,并迅速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在完成这一动作的过程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
(3)在运动员挥拍击球的过程中,能够帮助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
(4)在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要做到“眼观六路”,物像始终会落在眼球的___________上,最后在___________形成清晰的视觉。羽毛球由远及近的飞行路径,运动员始终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主要是依靠___________的曲度随时调节实现的。
(5)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___________
2021-06-02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9练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2022年【暑假分层作业】七年级生物(人教版)
6 . 阅读下列资料,根据相关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资料一:昆仑山因烈士而挺拔,喜马拉雅因英雄而动容!西藏边防部队五位英烈的事迹感动了亿万国人。面对几十倍外军的越境围攻,他们毫不退缩,虽流血重伤也坚持战斗,直到援军赶来驱走外军,最终赢得重大胜利。请记住五位英烈的名字,那就是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
资料二:新华网3月12日电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在2021年3月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此次宣传教育月活动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改善视觉环境,不达标的要整改;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

(1)当看到我们五名官兵面对几十倍外军时表现出的誓死捍卫国土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时感到热血沸腾,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因为__________的缘故。英烈感人的画面是在我们的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2)当遇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你会迅速找地方避雨,这是一种____反射活动。
(3)有些同学骑车时喜欢戴着耳机听高分贝音量的音乐,这样不仅埋下交通安全隐患,长期如此还有可能损伤[     ]______,使听力下降。
(4)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会导致眼球的[     ]____凸度过大,形成近视。
2021-03-26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1年《三步冲刺中考·生物》之第2步大题夺高分
7 . 许多视网膜疾病最终会导致失明,例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1)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最终会导致失明,这些眼病最终致盲的根本原因在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功能异常,无法产生神经冲动并传递到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这些疾病多由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丧失所致,这 类细胞难以再生,一旦失去感光细胞,失明进程将无法逆转。因此,寻找让感光细胞重生的方法,成为科研人员的 一个攻坚方向。
(2)在过去十年里,科学家们为实现这一目标利用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把皮肤细胞或 血细胞培育成干细胞,然后塑造干细胞的发育方向,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多种不同的感光细胞。
(3)近日,在《自然》期刊刊载的最新研究成果中,眼科专家们找到了可以跳过干细胞的新方法:把皮肤细胞直接 改造成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然后将这种改造后的细胞移植到小鼠眼睛中,失明小鼠得以重见光明。
经过反复摸索条件,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鸡尾酒”配方,由 5 种小分子化合物组成,它们分别激活或抑制细胞内不同的发育信号。在特定的时间把这些化合物以不同的组合提供给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可以将皮肤成纤 维细胞“改造”成“化学诱导光感受器细胞”,简称 CiPCs。相比过去利用 iPS 细胞重编程需要数月时间,这种技术 仅仅只用 10 天就完成了细胞改造。为了确定 CiPCs 的功能,研究人员把 CiPCs 植入视网膜变性的小鼠眼睛里,进 行相关的检测。
①正常情况下,当光照变强时,小鼠的瞳孔会______,这一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鼠的中脑,故推测其反射类 型为______(简单/复杂)反射。视网膜感光细胞受损的小鼠,由于感受不到光亮,不会出现瞳孔反射。 在移植 CiPCs3~4 周后,小鼠开始出现令人欣喜的变化:14 只小鼠中,有 6 只小鼠在光照条件下,瞳孔出现了 明显的变化,而对光线敏感正是感光细胞的功能特点。
② 为了评估这 6 只小鼠的视觉功能是否真正得到恢复,研究人员还做了“厌光测试”:老鼠在正常情况下,偏爱躲在暗处。但失去视觉的小鼠由于感知不到光的强弱,不会表现出对黑暗环境的偏好。实验人员将 4 组小鼠分 别放置于一半光照、一半黑暗的环境中(小鼠可在实验区域内自由移动),记录小鼠在黑暗区域中停留的时间, 结果如下图: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科研人员认为 CiPCs 确实起到了与感光细胞相同的功能,其判断依据是____
2020-09-13更新 | 42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北京市)
8 . 某单位为离休老人进行了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异常者情况如下:1号老人双眼结构完好,但左眼失明;2号老人双腿肌肉正常,医生针刺他的左腿,老人有感觉无运动;3号老人的四肢没有任何损伤,却出现了右侧肢体不能活动,医生诊断为脑血栓;4号老人左侧下肢肌肉瘫痪、感觉麻木,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请结合上面相关病症进行分析:       
(1)1号老人左眼失明,可能是 _____发生了病变。
(2)2号老人针刺左腿的反射不能顺利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是最可能受损的结构是 _____
(3)3号老人右侧肢体不能活动,是血栓造成了 _____出现异常。
(4)4号老人左侧下肢肌肉瘫痪、感觉麻木的原因是 _____受到损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