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听觉的形成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和机械振动,传导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但另有一些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声波的传导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当我们吃饼干时,能够听到饼干咔吱咔吱碎裂的声音。这类声音的感知方式是依靠骨传导进行的。
在骨传导过程中,声波不经过空气传导,而是直接带动颅骨产生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的传递,传导至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再经过听神经传递至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骨传导的方式,能够省去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因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因此人们利用这一原理研制出了骨传导耳机。
但是不论是利用骨传导还是空气传导制作的耳机,最后都是要通过耳蜗中的毛细胞振动才能形成听觉。如果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对毛细胞造成损伤,进而伤害听力。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专家建议:要想减小耳机造成的伤害,最重要还是要掌握“60—60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尤其当你出现短暂性或长期耳鸣后应及时停止佩戴耳机,并及时至正规医院就医,测试听力以便发现隐性听力损失,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1)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外耳道内的空气传播到达中耳,图1中的[a]________能够将声波转化为机械振动。
(2)在骨传导中,声波直接带动______产生机械振动,内耳中的耳蜗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兴奋,沿着______将兴奋最终传递至______,在此产生听觉。
(3)关于骨传导耳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在嘈杂的环境中,佩戴骨传导耳机音质更清晰
B.佩戴骨传导耳机,能减少声波扩散对他人的影响
C.骨传导耳机不会引起毛细胞的震动
D.骨传导耳机不引起鼓膜震动
(4)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使毛细胞受损。由图2可知受损的毛细胞表现出___的特点,这种损伤不可逆转,进而影响听力。
   
(5)在耳科门诊患者中,约有20%的听力障碍患者都是大中学生。为了保护听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________
2023-07-10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阅读下列资料,根据相关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资料一:昆仑山因烈士而挺拔,喜马拉雅因英雄而动容!西藏边防部队五位英烈的事迹感动了亿万国人。面对几十倍外军的越境围攻,他们毫不退缩,虽流血重伤也坚持战斗,直到援军赶来驱走外军,最终赢得重大胜利。请记住五位英烈的名字,那就是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
资料二:新华网3月12日电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部署在2021年3月开展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此次宣传教育月活动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给他们一个光明的未来”,宣传中小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确保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改善视觉环境,不达标的要整改;坚持眼保健操制度;每节课间必须让学生出教室活动、远眺。

(1)当看到我们五名官兵面对几十倍外军时表现出的誓死捍卫国土英勇无畏的英雄事迹时感到热血沸腾,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是因为__________的缘故。英烈感人的画面是在我们的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2)当遇到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时,你会迅速找地方避雨,这是一种____反射活动。
(3)有些同学骑车时喜欢戴着耳机听高分贝音量的音乐,这样不仅埋下交通安全隐患,长期如此还有可能损伤[     ]______,使听力下降。
(4)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会导致眼球的[     ]____凸度过大,形成近视。
2021-03-26更新 | 266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8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1年《三步冲刺中考·生物》之第2步大题夺高分
2021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
3 . 请看图中并用序号回答问题:

(1)具有收集声波功能的是_________
(2)有些人晕车,与耳的_______________有关。
(3)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耳朵收集声波,声波进入外耳道,在传播过程中,由________将声音的振动放大。
(4)当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使_______张开,使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防止胀痛。
2021-03-26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考点22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021年《三步冲刺中考·生物》之第1步小题夯基础
4 . 汶川地震之后,在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2013年5月12日是中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宣传周6日正式启动。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以“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为主题,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南昌市多所中小学校还进行了防灾演习。
图是人的耳和脑的示意图,请据图和上述资料分析回答:
[   
(1)当警报拉响,正在上课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而有序地冲出进教室,仅用了1分多钟,整栋楼里的近2000师生就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同学们听到警报的过程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     ]_________产生的。
(3)同学们下楼后感觉心跳加快了,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这些生理变化主要是受到_______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影响。
(4)师生们一听到警报就迅速下楼的反射活动属于_______反射。
(5)巨大的爆炸声往往有可能把人的耳朵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的是[     ]________,所以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避免耳被震聋。
(6)舞蹈班的同学在跳芭蕾时身体协调性好,姿态优美,这与其[     ]______发达有关。
(7)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     ]________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我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广饶陈官短穗花鼓,入选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用以打鼓的不是鼓槌.而是系在鼓槌一端的鼓穗.看,精彩的表演正在进行.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手臂;乱蛙一样,是跳动的脚步…多么奔放、舒展的舞蹈。

(1)鼓点声刺激表演者__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_____,形成了听觉。
(2)表演者的眼睛看到翻飞的鼓穗,是人体通过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外界物体形成的物像始终落在_____上。

(3)同学由于近视看不清表演,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对眼睛和视力进行保护?(至少答出2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