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37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1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下列不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是(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B.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C.植树造林绿化荒漠D.生态农业减污增产
2 . 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可燃冰”(一种清洁能源),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和煤、石油一样,“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来源于古生物遗骸。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B.温室效应对地球上生物生活都是有利的
C.“可燃冰”、石油和煤炭都是清洁能源
D.海底甲烷逸漏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昨日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阶段性测试生物(三)
3 . 为减少沙尘带来的不良影响,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提高植物覆盖率B.合理利用林业资源
C.退耕还林还草D.在草原上过度放牧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4 . 中国一直都积极地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彰显大国责任。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更好地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是(       
A.严禁生产和销售高毒农药
B.各地积极推进退耕还湖还草
C.严禁一切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D.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人类的活动既能改善环境,也会破坏环境。下列人类活动中属于破坏环境的是(       
A.发展生态农业B.开展植树造林
C.建立自然保护区D.排放高辐射核污水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中考生物真题
6 . 我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过5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达成该目标的是(  )
A.提倡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B.增加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
C.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D.植树造林以增加人工林面积
7日内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中考生物真题
7 . 塞罕坝地区曾经是植被稀少,黄沙漫天的地方,经过人工治理后,现在是郁郁葱葱的林场。下列关于塞罕坝的叙述错误的是(       
A.塞罕坝地区的变化体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B.塞罕坝林场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林场植被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塞罕坝地区降水量
D.为了科学化管理林场,禁止开发利用林木资源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下列各种做法中,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是(  )
A.草原进行轮换放牧
B.农业生产大量施用杀虫剂和除草剂
C.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
D.垃圾混合丢弃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上海市中考生物试题
9 . 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统计,2022年世界人口已达80亿,人口过度增长会带来诸多问题。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口猛增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B.人口过度增长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C.只要解决粮食问题就可以使人口无限增长
D.人口猛增会引发多种社会问题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八年级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10 . 2023年9月,中国国际碳中和主题博览会在北京举办,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产业调整等方式,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正负相抵,最终达到“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减少碳排放的是(       
A.开尾气不达标的汽车上路B.少使用一次性水杯
C.积极参加植树造林D.垃圾分类回收
2024-06-1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