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八年级上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测距仪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如图所示,测距仪对着远方一辆静止的汽车发出一列超声波经1.7s后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假设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米/秒,则该汽车到测距仪的距离为(  )
A.578米B.289米C.200米D.100米
2 .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竹笛和大鼓。关于笛声和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笛声和鼓声的音色相同
B.笛声的响度一定比鼓声的小
C.尖细的笛声比低沉的鼓声音调高
D.响亮的鼓声比轻细的笛声传得远,是因为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
2023-07-05更新 | 1181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民初级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图为094型核潜艇,它是我国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时是通过声呐系统发出的超声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感知附近海域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潜艇上的舰员能够听见超声波
2023-06-26更新 | 1332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民初级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4 . 2023年4月8日晚,首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古城盛大开幕,如图所示。开幕式上,文化节主题歌《荆州荆州》唱响荆州,让人在词曲中感受古今交融的荆楚韵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歌手发出的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B.男女歌手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C.使用扩音器主要是为了改变歌声的音调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
2023-06-25更新 | 832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民初级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5 . 如图是生活中的两个情境,左图是居民小区噪声监测器,显示环境噪声为55. 5分贝。右图是钢琴调音师正在用手机上的一个调音软件播放音叉256、512、1024、2048(Hz)的标准音来校准琴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分贝是音调的单位
C.2048Hz的音属于次声波
D.256Hz的音和2048Hz的音比较,256Hz的声音音调更高
2023-06-24更新 | 1384次组卷 | 1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民初级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6 . 2023年4月22日,中国龙舟大赛四川遂宁站比赛在美丽的观音湖盛大举行,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为龙舟队员呐喊助威,现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下列对此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锣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呐喊声通过空气传播到龙舟队员耳中
2023-06-20更新 | 1019次组卷 | 8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巴彦淖尔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7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2023-06-13更新 | 1170次组卷 | 2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民初级中学2023-2024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8 .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讲述了铸鼎的方法。用石灰三和土塑造成内模。内模干燥后,在内模上面涂一层约几寸厚的油蜡,在油蜡的上面雕刻出文字和图案。再用极细的泥粉和炭末调成糊状,涂在油蜡上约几寸厚,制成外模。等到外模干透坚固后,便用慢火在外烤炙,使里面的油蜡流出,内外模之间的空腔就成了鼎成型的区域了。慢火烤炙时,油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B.熔化C.汽化D.升华
2023-05-28更新 | 521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9 . 思怡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如图所示;
(1)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______为测温物质的温度计,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是______

温测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安装实验器材时,思怡同学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思怡同学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选填“高”或“低”);
(4)思怡同学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烧杯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所示,则______(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5)思怡同学发现本次实验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于是她加大酒精灯的火焰,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提高水沸腾时的温度;
(6)实验结束,撤走酒精灯,发现烧杯中的水仍会沸腾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
10 . 题中的知识网络结构,为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呈现甲、乙、丙三种物态间的变化,根据知识网络结构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分析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该物质在甲状态时是晶体
B.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变化时,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二种方式
C.示例中雾凇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对外放热,是凝华现象
D.晨露的形成过程与该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过程相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